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教案才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案中可设计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蛋糕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蛋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小老鼠为妈妈过生日的有趣情节,感受爱妈妈的温馨情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蛋糕,体验为妈妈做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图片、大饼底板、彩图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过生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故事。
出示图片一(蛋糕图片):快来看,这是什么?(生日蛋糕)好漂亮的生日蛋糕呀!我们在什么特殊的日子会吃生日蛋糕呢?(过生日)对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是谁过生日。
二、理解故事,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
1、出示图片二:这是谁的一家?(老鼠的一家)家里有些谁?(鼠妈妈和鼠宝宝)有几个鼠宝宝?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2、出示图片三:介绍鼠宝宝:长得又高又大的是鼠大哥,穿红衣服的是鼠老二,长得最矮小的'是鼠老三。看,三只小老鼠好像在说什么重要的事。原来今天是鼠妈妈的生日,三只小老鼠正在商量着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好呢!
提问:你们觉得送什么礼物好呢?
教师讲述:今天是鼠妈妈的生日,三只小老鼠正在商量着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好呢!鼠老大说:我想起来了,妈妈最喜欢吃蛋糕了,那我们送一只蛋糕给妈妈吧!鼠老二、鼠老三齐声说:是呀是呀,妈妈最喜欢吃蛋糕了,那我们赶快去买蛋糕吧!
3、出示图片四:小老鼠们来到了蛋糕店。鼠老大从口袋里取出了3元钱对鼠老板说:鼠老板,我们想买一只蛋糕。鼠老板看了看鼠老大手中的钱,说到:你们的钱太少了,我的蛋糕要5元钱。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们着急起来。鼠老板说:不过,我可以卖给你们一张大饼。
讨论:3元钱只能买一张大饼,买还是不买呢?你们快点给小老鼠们出出主意。
4、出示图片五:教师讲述:三只小老鼠只好买了一张大饼回家了。
提问:看看小老鼠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学学小老鼠的表情)
5、出示图片6:教师讲述:回到家里,鼠老大一拍脑袋,有主意了,说:我有好办法!
提问:鼠老大想出了什么好办法?(阅读云状图符)我们赶快帮小老鼠想想办法吧,怎样做才能把大饼变蛋糕呢?
教师讲述:小老鼠们一心想把大饼变成蛋糕。鼠老大有自己最爱吃的、可是一直都舍不得吃的奶糖;鼠老二有最喜爱的红肠;鼠老三有最喜欢的鲜花。
6、出示图片7:教师讲述:鼠老大拿出自己最爱吃的、可是一直都舍不得吃的奶糖,融化后浇在大饼上;鼠老二拿来最喜爱的一大片红肠,轻轻地放在大饼上;鼠老三采来最钟爱的鲜花,一朵一朵摆在大饼上。哎呀!这回再也看不出来这原来是一张大饼啊!
7、出示图片8:三只小老鼠端着蛋糕,轻轻推开鼠妈妈的门,妈妈惊奇地说:哟!
哪儿来的蛋糕呀?我们做的。我们做的。小老鼠们抢着告诉妈妈。妈妈轻轻地咬了一口,开心地笑了:哇,真好!真好!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蛋糕!
教师小结:这群鼠宝宝真了不起,它们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送给妈妈。大饼马上就要变成爱心蛋糕了。孩子们,你们愿意送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吗?让我们帮助鼠宝宝。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放在大饼上送给鼠妈妈。
三、情境体验,感受爱妈妈的温馨情感。
1、幼儿分组制作蛋糕
2、爱心蛋糕做好了,鼠妈妈收到了生日蛋糕、吃到了全世界最好吃的蛋糕,感受到了鼠宝宝和全体小朋友对她的爱。让我们一起唱生日歌祝福妈妈生日快乐!
蛋糕教案篇2
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幼儿初步的发现美、感受美和体现美的能力。
2、通过装饰奶油蛋糕,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装饰技能,感受劳动的愉快。
3、激发幼儿热爱同伴的情感,学习主动关心别人。
(评析:本活动的目标是统一从教师的角度入手来表述的。从三条目标的表述可以看出,目标考虑到了幼儿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但是,这些表述不是太合理。第一条过于笼统、抽象,缺乏操作性,也不便于评价。第二条提出了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装饰技能,但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技能。第三条也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
准备:
录音《生日歌》、各种蛋糕照片、蛋糕胚子40个、水果糖若干、奶油、巧克力豆若干、装好各色奶油的纸筒20个
过程:
一、 开始部分
通过音乐《生日歌》导入
师:这是什么歌?
幼:生日歌
师:我们都知道生日时才会唱《生日歌》,那你们知道今天谁生日啊?
幼:吴之剑
师:平时你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我们准备一个什么呀?
幼:蛋糕
二、 基础部分
1、出示蛋糕照片,谈谈你喜欢的蛋糕
师:看这里有这么多的蛋糕,你们找一找,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这个蛋糕?
幼:我喜欢一半水果一半奶油的那一个。因为它看上去很好吃
幼:我喜欢象心一样的蛋糕。它让我看了很温馨、很开心。
幼:我喜欢心的那一个蛋糕,我想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吃。
幼:我喜欢两层的那个蛋糕,上面有许多水果、花,很漂亮。
幼:我喜欢紫色的那个,因为它象晚上的天空。
(教学反思:介绍蛋糕的不同装饰,激发引导幼儿大胆描述。)
2、出示范例,引导观察蛋糕的制作方法
师: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个蛋糕给小寿星,看看我的是怎么装饰的'?
幼:中间有颗心
幼:蛋糕上有桔子、 弥猴桃、好多东西奥。
师:看看它们是怎么摆着的?还有什么?
幼:边上有一朵朵绿色的奶油花。
幼:还有qq糖
幼:一朵花一颗qq糖,一朵花一颗qq糖
幼:还有许多彩线
幼:还有字
幼:“生日快乐”
(教学反思: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教师作品,激发制作蛋糕的兴趣,掌握制作方法,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
3、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构思自己心目中的蛋糕
师:除了象老师这样装饰,你还想怎样装饰?
幼:在边上写上1、2、3、4……
幼:中间用奶油来做一辆小汽车
幼:画上动物
幼:写上我的名字
师:刚才说了中间怎么装饰,那边上怎么装饰?
幼:一颗红qq糖再一颗绿qq糖
幼:放上水果
幼:用奶油做上花边
幼:放上小动物饼干
幼:放上巧克力豆
(教学反思:幼儿从制作方法和步骤上表达自己的探索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很少介入,而是幼儿相互间的对话和讨论,说明宽松的心理环境和教师包容的态度对幼儿创造至关重要,同时也说明幼儿有能力去探索创造的)
4、尝试制作蛋糕
a、师:你们一定也很想做吧。我为你们准备了每人一个蛋糕胚子,还有水果、qq糖、巧克力豆、奶油等。
b、重点学习“挤“的动作
师:怎么把奶油挤出来呢?先跟我学挤的动作。挤的时候放高一点,可以做花,可以拉线。先戴上帽子,再擦手,就可以做了。
(教学反思啊:教师的示范只是局部的、重点的。因为教师示范,幼儿临摹的教学方法常常对幼儿创造力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对儿童自己探索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试试。指导也应讲究重点、难点,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这种引导应是启发式的,而不是注入式的。当然示范和临摹的方法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它从来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佳的美术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学前这一年龄阶段。)
c、放音乐,幼儿做蛋糕,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啊:尊重幼儿,允许对同一物体做不同的描述,帮助幼儿用美术语言、个人的感受、情感完成自己的创意,让较感性的、触觉型和较理性的视觉型的幼儿得到发展机会。我对趋于视觉型、触觉型和介乎两者之间的幼儿予以不同的激励,一般来讲视觉型幼儿是从环境开始形成,以旁观者的感受较客观地表现对象,我不强调他速度快,鼓励他仔细观察,客观地表现他观察到的“蛋糕”,而触觉型幼儿凭借情感、生活体验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蛋糕”。我鼓励视觉型的幼儿在创造行动上从物体的外轮廓开始表现,然后以细节描述蛋糕,鼓励触觉型幼儿以触觉经验大胆流畅地表现心中所要表现的“它”。)
三、 结束部分
1、把幼儿做好的蛋糕展示出来,请幼儿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蛋糕,说说为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蛋糕并选出你喜欢的蛋糕,请作者说说它是怎么做的?(幼儿相互议论)
幼:我喜欢有巧克力豆的
幼:我在边上放上各种颜色的巧克力豆,中间是一只牛,因为我属牛。
幼:我喜欢有粉红色花边的蛋糕
幼:我用奶油在中间做了一朵大花,边上做了许多小花
幼:我喜欢有水果、qq糖的蛋糕
幼:我在蛋糕上放了许多水果,边上我先放一颗红qq糖再一颗绿qq糖再放一颗红qq糖……
幼:我喜欢上面画着一颗心的蛋糕
幼:老师做的心蛋糕很漂亮,所以我也画了一颗心,还画了许多彩带。让人觉得很热闹、很漂亮。
2、送蛋糕
师:你想把蛋糕送给谁?
幼:吴之剑
师:想想送蛋糕前你要对吴之剑说句什么话
幼儿议论
幼:祝你生日快乐
幼:祝你越来越漂亮
幼:我们喜欢你
幼:我明天带玩具给你玩
3、一起唱《生日歌》,为吴之剑过生日
4、师:你们还想请谁谁吃蛋糕。
幼:园长
幼:小班的弟弟妹妹
幼:大班的小朋友
幼:爸爸、妈妈
幼:奶奶、爷爷
幼:灾区的小朋友
教学评析:
不管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还是心理特点,都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兴趣,总想对它们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弄清其中的奥秘。所以说,幼儿园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环境中各种有利的因素,让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能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制作生日蛋糕》这一活动,正是符合了幼儿的这一特点 。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亲自参与并动手制作蛋糕,从幼儿身心素质上来看。
这堂教学活动我强调了幼儿的表现直觉性,创设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让善于用视觉和触觉感知的幼儿得到尽情的表现,人人趋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作品一人一面,所有的幼儿把自己的情感、意识融进了作品中。我根据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理论提出的儿童心智成长七个方面:感情成长、智慧成长、生理成长、知觉成长、社会成长、美感成长和创造性的成长,设计组织以上教学活动,收效颇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强调的:
1、 它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这一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每人提供了许多的材料:未经装饰的蛋糕胚子、水果、qq糖、巧克力豆、奶油等。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观察别人的成果,再说说你想做一个怎样的蛋糕。为下面的制作打好基础,做到心里有数。然后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在此过程中,孩子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保证了他们的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幼儿不仅容易接受事物的美好部分,形成美感,而且当人处于这种良好的情绪状况时,就会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他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的发育成长。
2、 它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发展。
这一活动中,幼儿要做各种各样的蛋糕,很自然的会讨论到挤牛奶。如何挤呢?幼儿又会特别愿意模仿“挤”这一动作,从而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发展。
3、 它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这一活动的特点是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幼儿的社会实践。他们在自身尝试的过程中,为了把蛋糕做的更精美,常常要全神贯注、手脑并用、耳听眼看、机智灵活。从而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幼儿的尝试中,也可能遇到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时教师又鼓励幼儿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4、 它也促进了孩子的优良品德。
这一活动的导入以“今天是xxx的生日”为切入点,又在评价过程中提到“蛋糕送给谁。”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良好品质。在边送蛋糕边放音乐中,感受关心别人,被人关心的情感。
因此这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创设、尝试操作及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从而激发孩子创造的兴趣、创造的灵感,逐步了解创造的方法,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和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
蛋糕教案篇3
教育目标:
1、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
2、能观察理解狐狸两次抢蛋糕的不同结果,理解故事情节。
3、知道欺骗别人最终会得到不好的下场。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丰富幼儿对巧克力、蛋糕、泥巴的认识。
2、物质准备: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你们吃过蛋糕吗?你们吃过的蛋糕是怎么样的,什么味道的?
2、讲述故事前半部分,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出示教育挂图1-3,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2)提问:小兔,小猪和小猫想要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狐狸抢走了蛋糕)
小动物们的表情怎么样?(着急、生气)它们为什么很着急?(因为这是它们自己做的蛋糕,被狐狸偷走了)他们说了什么?(快还给我们,这是我们的蛋糕!)
狐狸把蛋糕给了谁?(老虎)老虎拿到蛋糕后觉得蛋糕好吃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来)
老虎对狐狸说了什么?(真好吃!真好吃!这蛋糕是谁做的呀?)狐狸怎么回答的?(大王,这蛋糕是我做的。)
老虎有没有表扬狐狸,它说了什么?(太好吃了,再做一块给我吃。)
狐狸还有蛋糕吗?(没有)狐狸会做蛋糕吗?(不会)没有蛋糕,狐狸怎么样?(有点发愁了)
(3)小结并过渡:是啊,狐狸不会做蛋糕,可是老虎还要吃,所以他就发愁了,你们猜猜狐狸会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猜测)你们各有各的办法,那结果到底怎么样呢?我们继续看图片。
3、讲述故事后半部分,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出示教育挂图4-7,教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2)提问:狐狸第二次偷蛋糕是从哪幅图上看出来的?(4)
小动物们的表情怎么样?它们为什么在笑呢?(因为蛋糕里面加的不是巧克力而是烂泥巴。)
狐狸第二次抢了蛋糕送给老虎,这回老虎吃了怎么样?(皱起了眉头,火冒三丈)
老虎第一次吃蛋糕吃得津津有味,为什么这一次却皱起了眉头,火冒三丈呢?(因为第一次吃的是巧克力蛋糕,第二次吃的是烂泥巴蛋糕)
第二次,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泥巴蛋糕呢?(因为小动物们知道狐狸肯定还会再来抢蛋糕,所以就想好了办法,让狐狸上当。)
狐狸把第二块蛋糕送给老虎以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得意洋洋)
老虎吃了第二块蛋糕,是怎么对待狐狸的?(老虎气坏了,一个巴掌把狐狸打得连翻十八个跟斗,滚下了山。)
(3)小结并过渡:看来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聪明的小动物,欺骗别人是没有好下场的。狐狸啊狐狸,你可不能再抢别人的东西了,不能再欺骗别人了。后来狐狸怎么样了呢?(从此以后,狐狸再也不敢欺负小动物、再也不敢偷东西、再也不说谎了)
4、完整讲述故事,组织幼儿进一步讨论。
(1)师幼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2)再次讨论:蛋糕是从哪儿来的?狐狸两次抢蛋糕时小动物们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抢第二块蛋糕时小动物们为什么不追,反而还站在旁边偷偷的笑,第二块蛋糕里有什么秘密?(因为第二块蛋糕是烂泥巴做的)。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相应的画面,分享故事。
5、拓展提升:如果你是小动物,狐狸来抢你的第二块蛋糕时,你该怎么办?会想出什么办法?
活动延伸:
表演区:投放狐狸、老虎、小兔、小猪、小猫的头饰及背景图片,供幼儿表演故事。
美工区:投放橡皮泥,供幼儿制作“蛋糕”。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充分调动了幼儿对蛋糕的已有经验,从而引出了课题;接着边猜测边阅读的形式集体阅读大图书;我引导孩子们分两部分进行阅读,第一部分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狐狸抢第一块蛋糕的情节,在观察与猜测中让孩子理解狐狸抢蛋糕的过程,从中感受小动物们很生气的心情。第二部分,在孩子们已对故事的背景有了了解后,再通过阅读来寻找答案,解决疑惑,使孩子们知道了狐狸抢蛋糕原来是给老虎吃。最后,在孩子们的不同猜测中,让孩子们知道了原因的真相是蛋糕里放了泥巴,从而狐狸得到了被老虎踢下山去的下场;这时,孩子们一下子情绪高涨,非常兴奋,都瞪大着眼睛,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在笑声中他们感受到了这意想不到的答案的有趣性,同时也从中感受到了狐狸上了小动物们的当以及抢别人东西而得到的不好的下场。
整个活动开展的比较顺利,目标也基本达成。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感受了故事的趣味性。但从各个环节看,还有些不足,如,由于时间的关系,在活动中让孩子想象、表达的空间还有些不够,没有满足大多孩子的表达欲望。
蛋糕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一次晨间谈话中,小朋友们告诉我他们在家里时,爸爸妈妈经常带他们去吃烧烤,烧烤上串了很多东西。我利用我们班小朋友对烧烤的兴趣设计了这节活动,让小朋友们自己串烧烤,在串烧烤的过程中学会根据物体的种类、数量进行交替排序。活动材料的真实,穿的方法的简单、直观,活动方式游戏性、生活性强,使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满足了他们游戏和好动的需要。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根据物体的种类、数量进行交替排序。
2、在活动中能大胆尝试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并用语言大胆介绍自己的排列规律。
3、感受数学生活中的规律美。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烧烤架一个;黑板一块筷子每人一双(一根空筷子,一根串好一般的筷子)托盘若干;烧烤用的菜若干活动过程:
一、吸引幼儿兴趣,引出课题1、师:小朋友,欢迎来到“快乐烧烤吧”,我店里今天生意好的不得了,来了许多客人,我忙不过来了,我想请几个小厨师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小朋友自由串烧烤,教师点评。
二、通过观察,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并按已有规律排序1、师:看!老师这边也有一个烧烤,你们仔细看我串的.这根烧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说说看上面有些什么呢?(一个西红柿一个蘑菇)2、师:“哇,你们这些小厨师还真厉害,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串烧烤的秘密,那接下去应该怎么串呢?
——出示在黑板上(abab)3、教师小结:刚才按照一个西红柿一个蘑菇的顺序不断重复下去叫做有规律,有规律(幼儿跟老师念)有规律的东西排在一起看上去会很漂亮。
4、师:我的店里呀有很多这样有规律的烧烤,你们能看出来有什么规律吗?看看这根,你看出来了吗?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这根烧烤上有些什么?你发现它有什么规律呢?
5、师:你们太聪明了,我都不知道请谁来当我的小厨师了,这是按照两个西红柿一个蘑菇两个西红柿一个蘑菇的规律串的,接下来应该怎样串呢?
——出示在黑板上( aabaab)教师拿出一根有错误的让幼儿对比师:我这儿有一根烧烤我不知道我串的对不对,你们帮我看看,是不是串对了。
6、师:再来看看这根烧烤呢,它是怎么串的呀,你发现他其中的规律了吗?那接下去应该怎么串呢?
——出示在黑板上(aabbaabb)师:那你们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串烧烤吗?这里有些烧烤还没来得及串好,我请小厨师们来帮我串完吧,还有一些烧烤还没有串,我也请小厨师来帮我串好吧,看看哪个小厨师做的烧烤最好看,并且要说出来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的串的。先做好的小厨师就拿着你的烧烤可以去介绍给客人老师或者你的好朋友听听你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串的。
幼儿操作练习(aabaabaabbaabbaabbbaabbb)规律排序8、师:好,现在请小厨师们带着你做的烧烤回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做的烧烤是怎么样的,你来说说看你做的烧烤是按什么规律串的?你们的烧烤都做得很棒,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串的这烧烤上都只有几样东西?这种选择两样不同种类的物体把他们以一个、两个或三个这样的数量一个隔一个的放在一起为一组,这样一组一组重复着排列叫有规律的排序。
三、幼儿探索规律自己操作
1、师:你们这些小厨师做的烧烤这么棒,那现在你们帮我想想看我的烧烤还可以怎么串。
幼儿自己探索其中的规律讲述出自己的想法。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回去再想想有没有其他串法了好不好?
教学反思
我班幼儿年龄为4周岁,观察能力较弱,发现规律的能力不强,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采用情景式教学,通过给客人照相让幼儿观察客人座位顺序、发放水果顺序、玩具摆放顺序强化幼儿对规律的认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深化幼儿对规律进行应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合作过程中,个别幼儿没参与到活动中,今后我会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
蛋糕教案篇5
目标:
1.学习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数量等多方面的特性找出物体。
2.结合颜色、形状等特征完成序数的练习。
准备:1——10的数字卡片、教学挂图
过程:
一、 理解序数的意义
1. 幼儿唱数1——10,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
2. 请8位幼儿排成一横排,其他幼儿点数排队幼儿的数量。
3. 请幼儿解散后在集合,要求幼儿跟刚才的位置一样,问:你有什么困难?(记不住刚才的位置)
4. 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好的记住位置吗?引导幼儿按照顺序拿好1——8的数字卡片。请幼儿解散后再集合,比较有数字卡和没有数字卡的区别。
5. 小结:数字卡可以帮助小朋友找到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数字是几就表示我们排在队伍的第几个位置。
二、 用数学语言描述每种“蛋糕”的特征
1. 请幼儿看挂图,观察上面的蛋糕。数数有几块蛋糕?有哪些形状、颜色的蛋糕?蛋糕上面的樱桃分别有几个?
2. 请幼儿观察第一块蛋糕有上面特征(第一块蛋糕师有一颗樱桃的红色的心形蛋糕)
3. 最后一块蛋糕有什么特征(第一块蛋糕师有一颗樱桃的红色的心形蛋糕)
4. 比较第一块和最后一块糕点哪里相同,哪里不同。(颜色和形状都是相同的,只有樱桃的数量不同。)
三、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的练习
1. 仔细观察每种颜色和造型的点心分别排在第几?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蛋糕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懂得“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2.理解词语:边----边----、诱人。
3.能大胆想象,学习创编故事结尾。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1.“生日快乐”的音乐。
2.《会唱歌的生日蛋糕》ppt。
活动过程:
一、 欣赏歌曲导入。
播放一段“生日快乐”的音乐。
提问:
1.这是一首什么歌?(生日歌)
2.我们除了唱生日歌来庆祝自己的生日,还可以怎么来庆祝生日呢?
小朋友讲的真棒,这里有孩子说可以吃蛋糕来庆祝自己的生日。
二、 完整复述故事。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生日蛋糕会唱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完整复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三、 分段欣赏。
提问:为什么要做生日蛋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1..听故事1——2段。
小熊是怎么做生日蛋糕的?(边---边----)
烤箱里飘出了“诱人”的香味中的.诱人是什么意思,谁来做一做诱人的样子。
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那接下来小熊是怎么做的,我们来听一听。
2.听故事第三段。
小熊是怎么做的?
吃蛋糕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共同复述。
太神奇了,小熊很高兴,他又什么想法?
这个蛋糕里装着许多歌是送给谁的?
外婆收到这个大蛋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最后讲结尾。
我们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四、 看视频。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一下故事。
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熊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熊把蛋糕分给小伙伴,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他把歌声做到蛋糕里,把快乐带给了小伙伴,带给了外婆,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快乐。
活动延伸:
做蛋糕。
教师:那我们也去做一个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给小熊的外婆送去,希望她生日快乐。
附故事:
中班故事:会唱歌的生日蛋糕
小熊很爱唱歌,他常常边干活边唱歌。
外婆的生日到了,小熊心想:我给外婆送点什么?他决定做些好吃的小蛋糕给外婆送去,小狗、小羊、小猪听见了也都赶来帮忙。小熊一边和面也唱起了歌:“祝你生日快乐……”。
不一会儿,烤箱里飘出了一阵诱人的香味。“蛋糕真香啊!”小狗一边说着,打开烤箱拿出蛋糕。小熊走过来问:“不知甜不甜?”说着就吃了一口尝尝。吃着吃着,突然,小熊的肚脐眼里冒出了他刚才唱的歌儿:“祝你生日快乐……”。
小熊把蛋糕给小狗一块,给小羊一块,给小猪一块。大家都高兴地吃着蛋糕。顿时,三个小伙伴的肚脐眼里都飞出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妙极了!”小熊说:“我们来做一个大蛋糕,里面可以装许多呢。”大家一起动手和了一个大面团,对着面团,他们齐声歌唱:“祝你生日快乐……”大蛋糕终于做好了,他们把它送往外婆家。
外婆很开心地收下了生日蛋糕,她一边吃着美味的蛋糕,一边听着动听的歌声。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孩子们听生日快乐的音乐导入活动,就把孩子带入了过生日的活动氛围中,接着让孩子们完整的欣赏故事,然后分段欣赏,再分段欣赏,最后看一段视频,整个活动过程清晰,孩子们的兴致较高,特别是模仿小熊做蛋糕,一边和面一边唱歌,孩子们表演的很开心,表演蛋糕很诱人时,眼睛一闭,嘴巴里还说:“蛋糕好香啊!”特别的投入,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尽情的表演,效果很好。这次的教研活动,我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到了上课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讲故事的语言不够生动,小熊声音的特点没有表现出来,导致上课的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没有能够很好的吸引过来,今后的从工作中,我会认真对待,争取更好。
蛋糕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小老鼠们关爱妈妈的情感。
2.培养幼儿专心听故事的习惯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3.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幼儿要懂得体谅妈妈的辛苦,关心妈妈。
重点: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难点:情感迁移,将小老鼠对妈妈的爱迁移到小朋友身上。
教学过程:
1、唱生日歌,引出故事。
师:“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是谁在过生日?”(师出示最后一幅图)
师:“小老鼠们是怎样为他们的妈妈过生日的?知道这生日蛋糕是怎么来的吗?”
2、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师:今天是鼠妈妈的生日,鼠老大有个提议,会是什么?鼠老二、鼠老三同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他们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可是这点钱只够买张大饼,怎么办呢?他们会
想什么好办法呢?
师:小老鼠们家,他们是怎么做的?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们分别想了什么方法?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师:看,他们把大饼变成了什么?
师:老鼠妈妈看见了大饼,觉得怎么样?
师:为什么鼠妈妈说这是她吃过的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最好吃的蛋糕”。
幼儿自主阅读“好吃的蛋糕”。
3、情感迁移
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老鼠吗?为什么?
师:3月8日是谁的节日?你是怎样给妈妈庆祝节日的?
(让幼儿在讨论中懂得关心妈妈,体会妈妈的辛苦)
蛋糕教案7篇相关文章:
★ 公园教案7篇
★ 《锦瑟》教案7篇
★ 室内游戏教案7篇
★ 成长教案模板7篇
★ 环保教案7篇
★ 中班艺术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