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昆虫作文通用6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在进行写作时,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作文质量,写作文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找到新的思考方式与表达方法,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观察昆虫作文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察昆虫作文通用6篇

观察昆虫作文篇1

蚊子是对我们有害的昆虫,夏天一到,它就飞出来凑热闹了。

只有母蚊子才会吸血,吸饱了,它才能飞到其他地方产卵。预防蚊子最好的几种办法1。在家里装上纱门纱窗。2。预先涂点花露水。3。装上蚊帐,以免蚊子骚扰。4。在房间里放蚊香或电蚊香,赶走蚊子。那么被蚊子咬后怎么办,1。先在叮咬处用手指弹一弹,再涂上花露水或白花油。2。可先撕下一小片芦荟,涂在叮咬处。

一次,我正在睡午觉,有一只蚊子飞过来,在我耳边嗡嗡地叫。我开始只是用手拍打了一下,没想到这只蚊子还很固执,居然飞到我耳边,我隐约听见了“嗡嗡”声。于是我就被惊醒了,开始展开激烈的搏斗。它飞到西边,我就追到西边;它飞到东边,我就追到东边······我已经看见它了,不料,它一飞,我又看不见它了,它停在茶几上(玻璃做的),一动不动。这时的我看到希望,势在必得时,它发现了,赶紧逃命去了。而我的手却“啪”的一声毫不留情地拍向玻璃,这时,我感觉这只手不是我自己的了,自言自语了一句:“这么着急走,要赶着去投胎啊!”说完,我的手就麻了,但我不会放弃。它又停在了桌上,我谨慎将手举起,又一次毫不留情地拍在桌上,蚊子是完好无损了,可是我的'手,呜呜!嘿嘿,这次我学乖了,戴着手套打蚊子,它飞来飞去,一刻也不停歇,我准备双手合起结束生命时,又让它跑掉了。这次,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了,它飞来飞去的,我几次想要打死这只蚊子,却都打不到。最后,它落在老爸背上了,我心想:你跑不掉了,“啪”,就在蚊子死的同时,老爸也尖叫起来:“啊!”“你干吗!”“我帮你打死了蚊子!”“好吧,看在你护驾有功,朕就饶了你一回。”我答道:“谢皇上!”

蚊子是个可怕、可恨而又可恶的虫子,人们恨不得消灭它们。但其实,没了它们,也不行!

观察昆虫作文篇2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大家是否注意过蚂蚁?是否观察过蚂蚁怎么搬运食物的?你也许没注意过这个小丫头,现在让我带你们来了解一下吧!

这个星期天,我在楼下的草地上和小伙伴玩耍时,看到了一群小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只见有的蚂蚁在搬运面包屑,有的在背幼虫,还有的在抬着其他食物向前走着。看起来,第一只蚂蚁就是它们的头目。瞧,它那神气样,就像是一个军队里的总司令一样。听科学老师说过,蚂蚁是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第一只蚂蚁头目和其他蚂蚁会分泌一种信息素,指挥后面的蚂蚁跟自己走一样的路线。如果你用手划过蚂蚁的队伍,那它们就会四处乱爬,要很久才能恢复原来的`队伍。所以说,请不要轻意去打扰它们的先进队伍哦!

听妈妈说它们在搬家呢!我观察了一会后,发现蚂蚁群里有各种各样的蚂蚁,有黄的、红的、黑的。我看到其中有一只蚂蚁拖着一颗比它自己大得多的面包屑,拖了一会,面包屑还是一动不动,也许是小蚂蚁太累了,怎么也扛不起这块面包屑了。怎么办呢?咦,小蚂蚁怎么跑了呢?正在我疑惑时,只见刚才那只蚂蚁领着一群小蚂蚁赶来了。噢,原来那只小蚂蚁去搬救兵了!蚂蚁们开始团团围住食物,动了,食物真的动起来了!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食物,一群蚂蚁就能轻松地搬走呢?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地把食物抬着向前走,我也似乎听到了它们齐心协力的口号声我看得入了迷,被小蚂蚁的干劲儿感染了,真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小蚂蚁,加入他们勤劳的队伍。

它们真是值得敬佩,每天早出晚归,十分勤劳,怪不得人们都说,蚂蚁是我们人类的好榜样。每个动物都有它生存的意义,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让我们为美好的家园出一份力吧!

观察昆虫作文篇3

在一个偶然的下午,表哥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我家后院观察小动物,我问:“表哥,该观察什么好呢?”爽朗的表哥轻松的回答:“随便你吧!”恰巧一只只蚂蚁正成群的在我脚旁爬,于是我就索性的拿起放大镜来观察。

勤劳的蚂蚁成群结队的在泥土上爬行,有的搬糖果,有的'抬饼干,还有一些正拖着意外找到的昆虫尸体呢!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它们整齐的队伍依然没有散开,正当我打心底赞叹它们搬食物的默契时,前方忽然出现了一只大蝗虫!我见大事不妙,想要捉走大蝗虫,不料小小的蚂蚁们却用比我还要快的速度把大蝗团团围住,不让蝗虫有任何可以逃的机会,蝗虫左跳右跳还是逃不出去,终于累得筋疲力尽,倒在地上,死了,这件事令我更佩服了蚂蚁群的团结。

观察完蚂蚁,我发现蚯蚓也很有趣,于是跑过去表哥那儿观察蚯蚓。表哥正经的说:“其实蚯蚓也很有音乐天份,它们还会随着音乐摇摆喔!”我听了,一脸不相信的说:“不要光用讲的嘛,证明给我看呀!”刚好姐姐正在弹琴,琴声非常优美,我摒气凝神的注视着蚯蚓,“奇迹”发生了!蚯蚓们竟是一只只的钻出泥土,真的随着音乐摇摆吔!好神奇喔!后来表哥才告诉我,其实蚯蚓不是真得具有音乐素养,是因为它们能感觉到地表在震动而把头探出来,再跟着震动的速度慢慢的摇摆。

这次的观察活动让我感到受益良多,让我了解昆虫界的奇妙,让我感受到蚂蚁们的团结。朋友们,不妨现在就起身,去感受自然的美妙,不管是看天或看云,还是去郊外观察动物或花草,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寻找到大自然的奇妙。

观察昆虫作文篇4

说蚂蚁可以把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的东西抬起来。我想做个试验。

我拿了几块饼干,跑下楼。我找到一个蚂蚁洞,发现有许多小蚂蚁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原来蚂蚁在抬一只蜻蜓。只见这些蚂蚁有的咬住蜻蜓的头,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很很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劲全身力气,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被拉动了,我吓了一大跳,这么小的蚂蚁竟然能抬这么重的东西。我赶紧把带来的饼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旁边,只见其他的蚂蚁一哄而上,把饼干咬成比蚂蚁洞还小的块,三三两两抬着一块,向洞口移动。我终于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蚂蚁真有这么大的力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蚂蚁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蚂蚁是怎么互相交流的呢?它是怎样吃食物的呢?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蚂蚁的头和屁股大大的,腰却很细。头上有一对“大夹子”,那是它们的嘴,用来吃东西,也是它们的防身武器,头上还有一对触角,这就是它们用来交流的器官。只要遇见伙伴,碰碰触角就是打招呼或者传递信息。

通过我的试验和观察,我发现了蚂蚁的一些秘密,收获不小,我相信: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还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学到更多的知识。

观察昆虫作文篇5

你观察过蜗牛吗?你养过蜗牛吗?我的家里就养着一只小小的蜗牛,我一有空就去观察它。

蜗牛有一幢它自己住的房子,我们叫它壳。无论走到哪里,它总是驮着那重重的壳,怪不得,它走起来那么慢。它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长的那对触角顶端长着一双眼睛。要是用东西碰到它的眼睛,蜗牛的'触角就飞快地缩了回去,非常灵敏,一点儿也不像它平时那慢吞吞的样子。蜗牛没有脚,那它怎么爬呢?原来,它的足叫腹足,每次爬行,它都会分泌出一种粘液,帮助自己爬行。

蜗牛是一个小小的“素食主义者”,爱吃面包屑、蔬菜、水果等。它一般在夜间活动,因此我都会在每天早晨去整理它的窝,总是发现蜗牛把叶子已啃得七零八落的。蜗牛有牙齿吗?告诉你,有,而且有一千多颗呢!

有一天,我看见小蜗牛一动不动地缩在壳里,怎么碰它它都不理我。我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小蜗牛生病了?还是已经“过世”了?我上网查了资料,哦,原来小蜗牛是休眠了。为了使它醒来,要把它放在水里,这样它的气孔被堵塞,无法呼吸,就会爬出来。我一试,果然,蜗牛醒了,爬了出来。这可真有趣。

我越来越喜欢养蜗牛了,由于,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和乐趣。小朋友,你们也能试一试!

观察昆虫作文篇6

星期六早上,我写完钢笔字去厨房洗手。

咦,水池上面的墙壁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小蜗牛长得太怪了,它好像没有骨头,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着一座淡黄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头上还长着两对像天线一样的触角,只见它用扁平的像吸盘一样的足,缓缓地向上蠕动,真是太奇妙了!我蹲下身子,用手指碰碰它的房子,它的身体感觉到了危险的信号,马上缩进壳里,过了好长的时间才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我更想逗逗它了,我使劲戳它,蜗牛终于上当了,它开始往前爬行,一对短触角在它爬行的时候会一下又一下的触碰着地面,就像两根探测棒,仔细地查看地面上有没有东西。那对长触角的顶端长着它的小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然而,更令我惊奇的是,蜗牛的行动十分缓慢,并且它在爬行的时候腹部会分泌一种黏液,所以蜗牛爬过的地方会发出银色的光芒。后来,我从电脑上知道,这种粘液可以帮助蜗牛减小身体与爬行表面的摩擦力,有助于加快它的行动速度(虽然它还是很慢),还可以防止蚂蚁等小昆虫侵害它,真是一种自己保护意识很强的一种动物呢!我把蜗牛喜爱的'菜叶放到它的身边,嘿,蜗牛居然缩在房子里不肯露头,直到我退到洗手间门口,它才会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是一只可爱的胆小鬼!

妈妈告诉我,蜗牛是从买来的菜叶上带来的,它不喜欢生活在我们家的厨房里,我就把小蜗牛送回了广场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蜗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仿佛在对我挥手道别:“谢谢你,小主人!”不一会儿,小蜗牛便消失在草丛中。虽然跟小蜗牛的相处是短暂的,但观察蜗牛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以后我还继续留心观察,发现身边更多的惊奇。

观察昆虫作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7篇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8篇

观察儿童的心得体会5篇

幼儿观察的心得体会7篇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推荐5篇

幼儿教师观察的心得体会8篇

幼儿园幼儿观察心得体会7篇

昆虫记心得体会优秀8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读后感5篇

读昆虫记心得600字5篇

观察昆虫作文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