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忽视了开头的重要性,其实一个好的开头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通过分析优秀的作文,我们能够掌握结构的合理性,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寒食》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寒食》作文篇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告诉人们我国传统节日寒食节要来到了。
听说寒食节是当时晋国公子重耳,曾经流亡国外。一天,重耳饿的昏了过去,他身边的大臣介子推,把自己腿的肉割了给重耳吃。几年后,重耳当上晋国的国君,却没有封赏介子推。于是,晋文公给了他一个大官,他却拒绝。重耳一气之下用火烧死了介子推,可是重耳很后悔。于是定了寒食节纪念介子推。
寒食节那天妈妈来带我做青团。我一脸期待看着妈妈做准备工作,先把菠菜放在开水里煮上十分钟,然后把煮烂的菠菜压出汁,汁水放在米粉里,雪白的面粉和青色的菠菜汁混合,瞬间变成青色的面粉了。面团越揉越糯,越揉越粘,慢慢地一个青色的面团就新鲜出炉了。这时,用手揉成面团搓成长条,再分成均匀的小面团。我忍不住开始插手了,抓起一个小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揉圆、压扁,包上馅、再搓圆,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我却来来回回好几次,终于包了一个完美的青团。包好的青团在放锅里蒸,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伴着蒸气青团发出阵阵香气,馋得我口水直流。又十几分钟过去了,青团出锅了,咬上一口,又香又甜。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寄托美好情感,愿这美好的感情代代相传。
《寒食》作文篇2
寒食节,我国传统节日,也叫禁烟节,冷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
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郦姬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于是就在晋献公的食物里下毒,嫁祸给太子申生,并污蔑公子重耳是同谋。重耳得到消息以后,带领介子推等贤士连夜出逃。晋献公认为重耳不辞而别,有谋反之心,就下令追杀公子重耳,从此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有一次,重耳饿的头晕目眩,忠心的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重耳吃了充饥。逃亡路上,很多随行的人都离开了重耳,但介子推一直追随左右,悉心照顾重耳。正重耳十分感动。
历尽千辛万苦,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对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不巧襄的弟弟叛乱,晋文公忙着出兵援助周襄王,竟忘了封赏介子推。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晋文公猛然想起还没有封赏介子推的事,心中十分愧疚,立刻派人寻找。可是介子推早已和母亲隐居到绵山去了。晋文公想请他出山,便下令搜山,却没有找到。有大臣建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晋文公同意了。一时间,绵山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大火熄灭后,大家
《寒食》作文篇3
在我的家乡里,过年,端午节,元宵节等节日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还有一个节日也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那就是——寒食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韩栩《寒食》中的诗句,寒食节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起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晋文公重耳被被逼逃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下腿上的肉,为晋文公充饥,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了一代明君。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于是下令放火烧山,结果不愿出山的介子推和母亲被烧死在绵山的一棵柳树下,晋文公感念他的`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并修祠立庙,还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要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在每年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寒食节这天要禁烟火,并且只能吃冷食,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
经过岁月的变迁,节日慢慢的演变,寒食渐渐地融入了清明节中。
在寒食节人们会吃冷食,如清明果,青精饭和介子馍等冷食,大家会在街上买很多米,在寒食节前一天做青精饭,寒食粥,把这些食物放到明天寒食节吃。
在寒食节里,我感受到了介子推的忠臣之志,感受到了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希望这个寓意美好传统的节日——寒食节会一直流传下去。
《寒食》作文篇4
今年的寒食节是非常难忘的一天。扫墓的悲伤,蹿到了心里;青团的美味,到了骨子里;比赛的过程,融入到了我的记忆里。
寒食节,虽说是传统节日,但在人们心中已经淡忘,将寒食节和清明节容为一体。和往年一样,寒食节都是和家人去陵园扫墓,祭祖。可今年却不一样,我还做了一些难忘的事。
今年的寒食节,梁老师说:“今天下午,我们班将举行一个传统节日的讲解比赛,可有超级好的奖品哦!”我们全班同学兴奋又期待,每个人心里都在想到底哪一组是大奖的赢家。盼啊盼,等啊等,下午第一节课的铃声终于响了,讲解活动正式开始。我们组有个环节是有奖问答,准备的奖品是又大又绿的青团,而且我们小组每个讲解的同学都会获得一份。通过完美配合和精彩的讲解,我们小组最终获得了全班一等奖,我们兴奋地抱着奖品蹦下讲台,一手拿着奖品,一手拿着青团,打开包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完后还意犹未尽。
放学路上我还在回味青团的清香味。一打开门,爸爸居然说:‘’今晚不煮饭,我们一起做蛋黄酱青团吃。”我兴奋极了,和爸爸一起发面,里面加入独特的艾草汁,将喜欢蛋黄馅儿镶入面团中,揉成球状,再放入蒸笼中蒸一会儿,美味的青团就出炉了。我第一次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青团,那种青草香在我味蕾上慢慢散开,真是难忘极了。
今年的寒食节我第一次深入了解了它,知道了晋文公和介之推的感人故事,而且能脱稿且流利地给大家讲解寒食节的来源,也亲手和家人做了美味的青团,非常有意思。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寒食节。
《寒食》作文篇5
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去过寒食节,人们都不举火,吃冷食。最早寒食节为一个月,后来渐渐变成三天。现在,人们不再习惯冷食了,但这个节日作为风俗习惯还 保存下来。
传说这个节日,是从春秋时代为纪念忠臣介之推传下来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他侍奉的国君叫晋文公,即公子重耳。有一回,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
有一次,公子重耳流亡魏国时,途中病了,贫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时,重耳靠从臣们采摘野菜野果充饥,今天病后,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这时,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重耳吃,使重耳度过了难关。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叫晋文公。开始,他对介之推在极困难时期给他的'献身帮助,还 铭记在心里。但是时间久了,就渐渐忘了。一次,他对随从他流亡的功臣们进行封赏,竟然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难受,决心不再见这个忘恩负义的君主。他便背着年迈的母亲,逃进家乡附近一个大山里过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左右少了一个介之推,并回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愧疚,便忙去找介之推,这才听说他已跑到深山隐居起来了。晋文公亲自去他隐居的山里寻找,只见重重青山,葱葱树木,哪能见到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顶上呼喊,只听见山谷的回音,不见介之推出山相见。晋文公想,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要背着他母亲逃出山外来,这样就能见到他了。于是,他命令放火烧山。正赶风急火旺,火一下漫延数十里,烧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烧成焦土,但仍然不见介之推出山来。人们在火息后才看见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林中了。
晋文公想求见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宁被烧死也不相见,晋文公更加悲伤。这事传出后,人们都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就是每年三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火烧死的,人们在这天不忍心举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
《寒食》作文篇6
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节。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节复清明节。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节,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寒食》作文篇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叫重耳。他离家出走了,身边还带着一位大臣,叫介子推。
一次重耳突然晕倒了,他告诉介子推:我已经三天都没有吃饭了,你去给我找点东西吃吧!介子推找了半天,连根草都没有。介子推从衣服里拿出一把匕首,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烤了烤给重耳吃了。重耳就问:这里连根草都没有,你从哪里找来的肉呀?介子推说:这肉是从我腿上割得下的。重耳大吃一惊,连忙把介子推的裤子挽起来看,说:等我成为了国王,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过了不久,重耳真的成了国王。有的'大臣分了银子,有的大臣分了地。可是介子推还是没有点到名。有位大臣和介子推说:国王一定把你排在最后面了。当重耳要宣布下朝的时候,一位大臣站出来说:您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呀?重耳找了一会也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听说介子推在民山里,他就派上好几百位士兵向民山出发,去找介子推。
他们找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说:三面放火,把他烧到我们这里,介子推会从这里出来的。可是大火烧了好几天,一个人影也没有。重耳命令灭火,重耳要进去亲自寻找。当他看到介子推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每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人们就要吃冷的食物。所以这个节日就叫做“寒食节”。
《寒食》作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