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常常激励我们追求更高的写作水平,从而在创作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写作文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歌乐山的作文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歌乐山的作文篇1
去年秋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乘车去游览了乐山大佛,乐山大佛镇壮观啊!
乐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岩石刻弥勒佛坐像。它位于凌云山上,坐东向西,注视着岷江上来来往往的游船。乐山大佛坐高71米!
大佛头顶有一千多个螺髻,都可以放一个大圆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装下两个人,眼睛的下眼皮儿哪里都可以横躺两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栈道上,大佛能看见的风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佛在这里看了一千多年,景色震得很不错!
乐山大佛的肩宽28米,可以并排坐下五、六十个人呢!大佛的手指长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游记》中无尽大的`如来佛的手掌,的确很相似哦,它们都那么大。这双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们成为善良的人。
大佛得脚背宽约8米,可以围坐下一百多个人,光是一个脚趾甲盖就可以坐下七、八个人呢!我心想:要是我能拥有这么一双脚,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乐山大佛气魄雄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欢乐山大佛。
歌乐山的作文篇2
第二天,我们来到乐山大佛游玩,我们来到了大门,然后把票买了,我刚进大门就感觉一阵清凉,我们请了一位导游,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详细的讲解着,突然我看见一个被囚禁的龙,我刚想过去照,相导游却说:“不能照!如果照了,就是身陷龙潭,因为龙的爪子和头是露出来的。”就因为这样,我就没有照相了。
我们继续走着,突然我看见一个弥勒佛,它开怀大笑着,仿佛在对我说:“欢迎来到乐山大。”这时导游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佛前面没有香吗?”我们说:“不知道。”导游说:“因为这些佛没有开光!拜了也没用。"
我们又继续走,走到凌云寺,我们看到牌匾上的凌是个错别字,凌的偏旁多了一点,本是是两点水,牌匾上却是三点水,导游叔叔说:“凌和灵气的灵是谐音,它多一点,就表示多一点灵气的意思。”进到凌云寺一看,四大天王威武的站在我的面前,导游叔叔说:“这四大天王都是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在四大天王的中间是个拿佛珠,穿着黄金镀成的衣服的弥勒佛。我们还去摸了佛珠。
大家又进了里面的.大殿,这间大殿一共有十三扇门,十三在佛教里是个很吉利的数字,表示功德圆满的意思。妈妈还在大殿外面给我点了智慧灯,希望我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走出凌云寺,我看到了一个净瓶,里面还冒着水呢!我问导游叔叔:“为什么净瓶里会有水呢?”导游叔叔回答:“净瓶里面的水是从下面三江汇流的地方抽上来的水,不但可以洗去手上的污渍,传说还洗掉自己的霉运。”
来到净瓶旁边的栏杆边,我看到了大佛的头,再看下去,很远的地方才是大佛的脚,大佛一共有70多米。这时我感觉劳动人民的伟大。
最后我们去坐了船,看大佛的全景。
这次游玩让我觉得,人类虽然渺小,但却能造出这样的大佛!
歌乐山的作文篇3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大佛为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乐山大佛的`宏大气派。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远望看不出。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不断有水淌出。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真美丽啊!
歌乐山的作文篇4
我去过四川,那里有的乐山大佛。
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下午,我乘坐着游轮航行在乐山大佛正前方,我抬头仰望大佛,它非常高,非常大,我在底下只能看见他的脚趾。
起先,天空是非常晴朗的,太阳和白云在乐山大佛的头顶上,大佛微微地笑着,鼻子成三角形。一双明亮的`、眯缝着的眼睛,弯曲着。大佛耳朵垂着,长长的,很长寿啊。大佛坐着,手放在膝盖上。它笑得那么慈祥。
渐渐地,小雨下了起来,几个阿姨让我去拍照。
在照片里,大佛还是笑着,端端正正地坐着。我想:大佛日日夜夜地这样坐着,不累吗?它为什么不弯下腰来,四处走走?它为什么总是那么慈祥地笑着,而不会板起脸来?
乐山的大佛顶天立地地坐在那儿,慈爱地笑着,只要看看它,就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乐山大佛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
歌乐山的作文篇5
在去年元旦节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乐山大佛。之前我都是从大佛头上观赏的,而今天我要乘船参观。乐山大佛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游船还未靠近佛像时,远远地看着大佛端坐在那里。据船上的导游介绍,乐山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的。海通禅师圆寂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的,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余年。被近代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时 船驶到大佛正面。从游船上向上仰视,看见大佛身旁有两尊护法武士石刻。大佛左侧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有500米;右边则是九曲栈道。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佛像雕成后,曾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可惜毁于明末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
当船渐渐驶离乐山大佛,我发现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头与山齐,体态匀称,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看见乐山大佛,我不禁想到李祚忠的“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乐山大佛如此壮观,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歌乐山的作文篇6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四川省乐山市,在那里我们游览了闻名的“乐山大佛”。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乐山大佛修建于公元713年,完成于803年,历时约90年,属于国家5a级景区。下面,就让我变身小导游,带你去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进入大佛所在凌云山上的凌云寺,熙熙攘攘的游人和当地居民,在那里烧香拜佛祈福,以求家人健康平安。
往里走去,隐隐约约看到大佛的头顶,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走近前来,站在大佛头部位置,放眼望去,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汇,江水颜色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
据记载,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修建的'。
顺着大佛两则的陡峭楼梯,往下走,大佛的全身,慢慢印入眼帘,下到最底层,抬头仰望,一尊气势磅礴的弥勒佛像,巍然而立。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站在大佛脚边,显得人特别渺小,听说光是大佛的脚面就可以围坐百人以上呢!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能使佛像不为雨水侵蚀……
好啦,关于“乐山大佛”我就介绍到这里,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来游览一番,那将会是记忆深刻的一次旅行。
歌乐山的作文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