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数图教学反思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要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仔细思考,这样的反思才有价值,只有认真写好适合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百数图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百数图教学反思6篇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1

百数表是一年级小朋友形象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其简单规律的很好的工具。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百数表,可是里面藏了许多知识,如单数、数的知识,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的数数方法,等等。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思维型较强的知识点。有些学生在刚入学就会从1数到100,对补充百数表和读百数表的兴趣特别大,可是当要求他们真正掌握百数表中的一些规律时,却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的`,尤其这些数的规律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就要寻找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横着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一个;竖着看,相邻两个数相差10;从左上角往右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11;从右上角往左下角斜着看,相邻两数相差9。鼓励学生多讲自己的发现,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对百数表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小小的一张百数表,让学生观察填写,分层展示发现,逐层深入,在孩子们的眼中,数学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令他们神往的世界。在数学的海洋中,总有新的发现引领学生,让学生激动、兴奋。学生的不断发现,学生的言语,构建了一座数的殿堂,令学生神往,令教师感慨。学生把自己当做知识的发现者,使得整节课教者上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冲满了活力和生机。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2

这节课已经进入第三单元了,可以说,从这节课开始,是本学期比较重要的课了。计算一直可以说是孩子错误率最高的地方。所以在计算课上,不仅要讲清算理,更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把计算的错误率降到最低。

今天的这节课比较简单,有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孩子们对于计算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如:300+200

当我刚写出这道题目,不少孩子就已经知道答案是500了。他们会说“前不看后面两个0,用3+2=5,再添上两个0”。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孩子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300是3个百,200是2个百,3个百加2个百等于5个百,就是500。经过两三道题的练习,孩子们都能说,并且清楚的知道:整百数加减法,只要看做几个百加减几个百就可以了。

整十数的加减法就是要把整十数看做几个十,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通过前面的学习迁移过来。如120—40=80(想12个十减4个十等于8个十,就是80。)

但是在练习过程中我发现了2个问题:1)孩子们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如果这个基础不好,就会提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错误率。我们需要在100以内加减法计算这方面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当然对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可以多鼓励孩子们打草稿进行计算。2)如500+80这样的题(即整百数加整十数)部分学习困难生错误得较多。

其实这是由于这部分孩子并没有正确的理解算理,只是学着把零去掉后再加,即500去掉2个0得到5,80去到1个0得到8,5+8=13,再添上1个或者2个0,把500+80错误的计算成130或1300,这说明他们并没有掌握“把五百看成50个十,80看成8个十,50个十加8个十等于58个十”的算理。对于学习困难生一定要正确地引导他们理解其中的算理,才能避免他们在出现类似的错误。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3

?包装的学问》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综合实践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也有了合并、分割正方体、长方体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个内容要2课时才能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在课前,我设计了两道复习题,计算图形的表面积。为新课学会包装的计算作铺垫。

在学一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3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特别是“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以后,由抽象到直观,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算一算的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1、先算出平成新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再计算它的表面积;2、先算出2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然后减去重叠的面积,就是拼成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完成以后,我点了几个同学板演。没想到,他们画的立体图形很标准,出乎我的.意料。并且把计算过程展示出来后,他们发现了把2个长方体重叠后,重叠最大的面的时候,节约包装纸。由此,学生也推导出:把几个长方体的物体包装在一起时,重叠的面越大,越节约包装纸。学生们尝到了甜头,都觉得这个内容太简单了。这节课他们是快乐的。

算出了2盒如何包装节约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新的问题:3盒、4盒、5盒包在一起,一共几种不同的包法呢?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马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用数学书摆。我在学生当中巡视,发现有的小组是这样摆的:我们先一层一层地摆,每次摆的时候要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想想它的因数。然后摆两层、四层等等。摆完以后,学生开始汇报。我们在求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时,可以先找出这个数的因数,然后一层一层地开始摆,最后把每层摆的种数加起来就可以了。同学们也一致同意这种方法。没想到学生的思维是如此活跃,看来包装真的真的很有学问。

有时候,对学生完全放手,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4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每位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等等各不相同。因此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把握这一理念的指导,向学生提供的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而不是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结构,通过本节教学,有如下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用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作为贯穿正堂课的导线。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注重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在数学教学中,我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巩固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由易到难,针对性强。特别是改错,以病例的形式出示,把学生当成小医生,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巩固练习时,还设计了开放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做到课结束趣尤存。

3、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已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已的想法,这样不仅使他们明白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思考,而且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比较容易记忆。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又让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发言,或表示同意或表示反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学会赏识和学习同伴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

当然,整堂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是学习如何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所以应该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手上的练习,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只注意了学生口头的表述,准备的练习只是让学生用嘴说,而没有亲自动手算一算。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在解决难点问题时,还应该加大放手力度,让学生讨论充分,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

总之以后上课,不但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同时要备好学生,尽可能多的想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注重将数学与学生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5

上了本节课后,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问题:

1、进度太慢。

学生说算理时,不用吧算理的过程板书出来,只要学生能说出来就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

小部分学生做练习的速度慢,等待他们完成练习,耽误了时间,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

学生说的能力差,提出问题之后,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耽误了部分时间,平时教学要注意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2、练习量少

造成本节课练习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根据教参设计了过多的例题,压缩了练习的时间。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学生吧以前所学习的先关内容忘记了,所以在开课导入了时,点了多个学生,才答出老师提的问题,所以耽误了部分时间。

3、本课教学重点的疑惑

个人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几百的加减法口算的方法,知道算理,会计算口算加减法,至于方法,学生可以用自己认为子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了,其它的方法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但是,又听到听课的老师说,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并会说200+300应该是2个百加3个百这个算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

百数图教学反思篇6

教这部分内容我高估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推算上,刚开始说算理,学生表达起来比较有困难。于是我帮助学生复习了数的组成例如,400是由4个百组成的。增加提问:400是有几个十组成的?通过这样的复习巩固学生的已学知识,并为新课做好铺垫。推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在学习“400+200=600”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已经能够从“4+2=6”进行推算出来。通过推算我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到理解算理:因为4个百加2个百是6个百,所以400+200=600。其次,我通过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带头多说几遍,让其他同学学着说,还通过同桌互相说,开小火车说的方法逐步让学生习惯这样的说法和思维的方法。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学习“230+180”这样的题目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900—10”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我在帮助学生理解后,又出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百数图教学反思6篇相关文章:

折纸船的教学反思6篇

语文教案教学反思推荐6篇

描写人物一组教学反思6篇

队列对形教学反思参考6篇

小学英语课教学反思6篇

投实心球教学反思6篇

小学英语课教学反思最新6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6篇

第五单元语文教学反思6篇

小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6篇

百数图教学反思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