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表现,我们在写工作总结前,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1
过去的一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院感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廉政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医德医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医疗中心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积极开展院感监控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驾护航。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赡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工作。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一季度出一本院感简迅通报全院院感监控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三级体系,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科室感染管理质控小组组成。院感科制定各阶层工作制度,各司其职。
二、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依据新标准不断更新完善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职业暴露防护制度,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管理制度、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我科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日常监测力度,提高数据分析准确性
1.医院感染发生率监测:
(1)1~12月份采用前瞻性监测,监测住院病人7656例,院内感染10例,感染率为0.13%,漏报0例,漏报率为0% 。
(2)10月份开展横断面调查,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监测规范》要求,我科于10月24日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调查住院患者502人,实查率100% ,床旁调查180人,没有医院感染病例, 感染率0%。
2.Ⅰ类切口感染率监测:
1~12月共监测Ⅰ类手术210例,手术切口部位感染0例,Ⅰ类切口感染率为0%。
3.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有关规范要求,加强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月对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内镜室等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灭菌剂等进行监测,每季度对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以及消毒物品和消毒剂进行监测。1-12月抽查采样347份,其中
空气采样培养83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58份,台面采样培养72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5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23份,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无菌品抽查)49份,合格率100%。同时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4.每月对各类标本中细菌培养检出率进行统计,一季度汇总通报一次,1至12月送检标本数为2218例,共分漓到776株细菌,阳性率34.99% 。同时还开展留置导尿管、危重病人、icu等危险因素监测。全年监管耐药菌病人144例,要求科室做好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工作,医师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并每季度向全院临床科室公布耐药菌排序情况。
四、不断完善消毒隔离措施。
配合护理部做好全院消毒隔离工作,督促检查供应室作好全院集中消毒供应工作,做好手术室嚣械清洗消毒工作。
五、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进一步完善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六、加强职业暴露管理,为个人防护保驾护航。
制定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并有相关措施,基本措施包括:
手卫生、标准预防、着装防护等等,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为全院医护、医技、药剂及保洁人负,培训内容: 院感基础知识、保洁人员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耐药菌病人消毒隔离等。
一年来 院感科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做好各项监测工作,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培训,加强手卫生知识学习,做好全院消毒隔离工作,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2
根据市局考核方案要求,我局对我县我县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从检查结果看,我县xx年传染病防治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得分应为满分(116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发病率:
全年共报告发生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8种5466例,发病率在400/10万以上,死亡10例病例(狂犬病4例、艾滋病1例、病肝2例、流行性出血热3例),无甲类传染病。
7月12-11月1日对全县灾害疫情情况进行监测,设专人负责监测报告工作,共发现灾害相关传染病24例(其中痢疾7例,疟疾10例,感染性腹泻7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并不比平常年份增高。
二、疫情报告系统: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100。
1、县、乡级医疗单位传染病管理组织较为健全,有制度,每个单位均有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各单位的各科室均有传染病诊治和报告登记簿。
2、我站全年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三、疫情报表:
疫情报表及时率100。
四、报告卡填写:
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为100。
五、网络直报建设:
我县于xx年开始县乡镇两级均实现了网络直报,各单位均有专用疫情报告电脑和专人负责疫情网络报告。
六、甲乙类传染病流调率:
除痢疾、感染性腹腹泻外我科对其余病种病例均进行个案调查,病毒性肝炎的'个案调查率可达90以上,少发病例调查率在100。
七、发生霍乱等重大疫情时报告与调查:
今年无霍乱病例报告。
八、非典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
为做好我县禽流感和非典防治工作,根据上级安排,我县于1—4月份进行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监测,全县共设7个主动监测点,2所县直医院(中医院和县医院)和5所乡镇卫生院(鲍集、常坟、五岔、河溜、龙亢),设2名专职监测人员每半月对各监测点进行主动搜索,填报主动搜索表(一式2份被监测单位和我科各1份),按时将监测结果上报市cdc。1—4月监测结果为0。
九、儿童计划免疫:
常规免疫:1—11月份共报告接种适龄儿童bcg91111832人、opv36536人次、dot35518人次、mv11435人次、乙肝疫苗33521人次、首针乙肝及时接种10912人,流脑接种44781人,乙脑42349人,各单苗接种率分别为:bcg96.59、opv98.90、dpt98.53、mv98.35、乙肝疫苗97.80、乙肝首针及时免疫率97.83。、流脑疫苗97.93,乙脑疫苗98.28;
加强免疫:加强免疫opv10696人,免疫率100,mv加强免疫10500人,免疫率100;糖丸普服适龄儿童39132人,免疫率99.15。
十、afp监测:
全年共监测afp病例4例,个案调查率、随访率、旬报及时率和14天内双份标本采集率,7天内标本关省率均为100,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率为1.71/10万.
十一、麻疹监测:
共监测麻疹疑似病例247例,确诊229例,旬报和月报及时为100,个案调查率为100,血标本采集率83,未进行二次血标本采集。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
共监测新生儿破伤风0例,月报告及时率和个案调查率为100。
十三、其他相关计免传染病监测:
共监测流脑疑似病例7例,乙脑4例,其中确诊流脑病例5例、乙脑4例。全年共发生2起接种异常反应,均及时进行了有效处理。
十四、接种率监测:
各乡镇于每月例会28日将本月接种情况汇总于常规免疫报表,我科于次月15日前上报市疾控中心,常规免疫接种情月、年报表及时率为100。
1、报表及时、完整,完整率为100。
2、接种率调查:5月份、11月份我县开展2次自查和省对我县1次综合考核,对全县19个乡镇28个防保所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全面考核,调查结果显示:我县计免工作总体上较往年有所提高,三次检查四苗全程接种率、四苗各单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有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均在90以上。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3
院感办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染管理这项工作,我认真翻阅有关资料,外出参加省内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吸取新的院感知识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使自己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上,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及时向科室宣传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新知识,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料,《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强调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和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置,重审了我院关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各项规定。
二、完善医院感染日常监测
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包括无菌物品、消毒灭菌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超标的科室即使给予指导,帮助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各科室监控人员做好本科的院感监测及院感病历的上报工作,对全院紫外线灯管每年二次监测,对不合格的灯管及时通知护士长进行更换,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监测中,按安徽省供应室管理要求,做好每项监测记录,对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及换药室、胃镜室的器械统一使用酶洗、除锈、润滑三步操作执行,从而保证我院的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三、完善出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
在病例方面,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院内感染病例的填写,经常到病房翻阅病例,查看病人,看院感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控制将要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我院的院感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支持,逐步按规范化发展,20xx年的院感管理工作况,防止漏填漏报,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改进,因而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目前1—11月份,我院出院病人数共5872人,感染例数是8例,感染率0.14%,完全在二级医院要求范围以内。
四、教育培训
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提高,院感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不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问卷考试。
以上是我在20xx年一年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但是离院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各位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院感工作做得更好,为我院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4
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石。为进一步做精、做准、做实科室感控工作,提升感控工作质量,杜绝不良事件发生,我科室在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上,同时积极响应我院感染办组织的第二届“见成效展风采强意识”主题活动,推动感控理念、规范、制度和技术融入到每一位医务人员的临床岗位工作之中,全面提升科室感染防控工作质量。现将我科室20xx年感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培训,提高感控意识
1、为了提高科室医护人员感控意识,科室感控小组组织科室所有人员认真学习院感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及人员职责,尤其是新冠防控、手卫生、消毒隔离、操作规范,并对科室所有医生、护士、规培、进修人员进行理论考核。考核合格率100%。对临床常见操作进行分组精准培训和考核,如:阴道检查、外科换药、人工破膜、cook宫颈扩张球囊放置、留置导尿、静脉采血、静脉输液、会阴擦洗、穿脱防护服等,有效保证了操作考核效果。科室所有人员严格按照感控工作要求,规范执行。
2、细化会阴擦洗流程,将消毒棉球更换为大毛头,既落实了无菌操作原则,减少了污染机会,同时又节省了耗材支出。
二、院感监测,杜绝院感发生
科室控感医生每日登录感控监测系统实时督导、质控、发现预警病例及时提醒管床医生及时干预处理,并上报,避免预警病例迟报、漏报的发生。
每周对科室产前发热及人工干预病例在科内进行回顾和分析,回顾诊疗过程,分析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做到了对病人的`全面管理,对管床医生的持续培训,也增强了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控感意识。20xx年因“产前发热”中转手术病例较去年明显下降。
三、日常消毒,不留卫生死角
为预防交叉感染,我科对科室所有工作区域进行责任划分,并制定详细的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登记本,规定按班次进行物表擦拭消毒,全面覆盖,不留死角,责任到人,消毒擦拭后及时登记,感控小组每日抽查,护士长每周督查,提高了科室环境物表清除率,确保了日常消毒效果。
四、规范医废管理、杜绝交叉感染
为使医废收集流程更加规范化,我科重新制定医废收集、交接及打包流程,护士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医废打包,与医废收集人员交接登记,留存相关票据,每月核对无误后进行装订留底备查。
五、加强门卫、保洁人员管理
为落实医院感控要求,科室加强了门卫管理,所有进入病区人员均严格查看一码通、核酸结果,测量体温、进行手卫生消毒,认真落实床一陪护一固定制度,每日晨交班前责任组长严格检查陪人外出登记表、全国中高风险区更新情况,对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及心理疏导。
因产科床位周转较快,加床多,为保证每日高效完成环境物表的消毒和擦拭工作,保洁人员每日一起参加护理晨交班,明确医院感控要求,同时责任护士向保洁人员反馈日常环境、物表消毒擦拭、床单元终末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及时整改,保证所有病室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合格。
六、加强患者及陪人管理
督促提醒患者和家属在院期间按要求佩戴口罩,非必要不出病房,不聚集,不扎堆聊天,避免交叉感染。
七、强化督导,筑牢安全防线
为了督导科室感控工作有效落实,科室主任不定期在发热门诊、缓冲门诊(存在期间)、产科门诊、病区督导工作人员有效落实手卫生、标准防护等感控防范措施。护士长、科室感控小组成员不定期抽查病区各项感控措施落实情况,每月进行院感质控汇报,追踪上月问题整改效果,总结本月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提高全员感控意识,自我监督,共同讨论,有效实施,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
20xx年,在科室曹主任和护士长的指导及全科人员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科室感控工作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我科医护人员对感控防范的认知,树立了感控意识,规范了操作技能,将“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感控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明年的感控工作中,我们也将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5
20xx年,妇科院感管理工作在医院院感科大力支持下,在妇科科主任积极指导下,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工作计划,严格管理制度,在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下,妇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严格做把握好医院感染管理,这一年来,我科未发生一例院感病例,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我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落实了我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20xx年,我科共出院病人1180人次,其中感染病例有4例,感染发生率为0.33%。
三、抓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工作
为规范我科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我科配合院感科的加强院感采样监测,配合疾控中心对我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妇科处置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在处置换药1880人次,清宫1086人次,引产68人次,宫腔冲洗308人次,均未发生感染,合格率达100%。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我科在医院院感科指导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科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并做好收登记表,利于回收存档。
五、强化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了每月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科医务人员,共220人次,培训内容为:
①院感基础知识培训,
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解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③医疗废物的处理,
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手卫生标准预防,解读“三甲医院”院感有关标准。
通过培训,全科医务人员及护工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争取人人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在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下,我科院感小组加强督查。我科全年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86520具,输液器6800付,导尿包580个,吸氧管400付,除个别学生未毁形(科室质控小组立即进行了整改),科室人员均进行了毁形,合格率达99%。
七、虽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我科院感质量需进一步加强。
2.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3.科室部分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不够重视。
4.科室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手卫生知识仍需加强。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争取“三甲医院”顺利通过复审。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篇6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将20xx年上半年我院院感工作情况进行反馈。
今年1-6月份,在各个临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平稳进行,未出现感染爆发流行,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不断促进医院感染工作的发展和开展,上半年进行了两次全体员工的院感知识培训,并不定期在医院微信群里发送院感知识,使全院员工便于看到,对新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经考核全部合格。
二、通过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自查及上级领导来院检查给予的指导意见,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院感监测方面的改进,对有关院感的各项制度、操作流程进行了更新,使本院的院感防范工作得到了提高;加强了手卫生的学习,使手卫生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消毒隔离措施也更加完善,有效防止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1、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漏报率
1-6月份共计病人339人,感染5人,以肺部感染最多,尿路感染次之,感染率1.47%,比去年下半年减少,无漏报,全院病人病原体送检人数85人,送检率25.07%,按例次算送检率为26.5%,数目较去年下半年上升1.6%,多重耐药菌感染8人次(包括带入感染和院内感染的),以金黄色葡萄菌最多、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等,多重耐药菌感染多为带入病人,占2.35%,以内科病房感染人数较多,统计分析,感染原因为:住院病人年龄较高,住院时间较长,肿瘤病人、糖尿病人偏多,长期卧床,又同时插有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等,免疫力低下,难以避免交叉感染。
2、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我们院感办也采取了措施,发现有耐药菌感染者,由检验科电话通知院感监测人员,院感人员再到病人所在科室进行督导、干预处置,并提醒大家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了院感的流行与爆发。
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内科:1-6月份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病史查阅显示,通过不断反馈和医务科、院感办的督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明显减少,并提高了血常规、病原学的送检率,个别不合理使用的`,已反馈到所在科室。
外科:手术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对于手术病人预防用抗生素的,术前带入手术室的达98%,肛肠科手术术前半小时用抗生素者达100%,一类切口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7.14%,术后使用抗生素超过3天的较去年下半年有减少,所以,这要从观念上改变,并组织大家学习合理使用和抗生素原则。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很重要,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今年上半年,工作人员无人因职业暴露受伤,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按操作规程做,养成好的习惯。
5、存在的问题:个别医生在感染处置方面意识较差,感染出现后,未及时予以送检病原体及药敏培养;有些入院时尿常规异常,未予以复查;分析原因是医生对病原学检查观念差;院内感染漏报现象仍存在,对于漏报存在原因,主要是医生忙于日常医疗工作,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而致,另外,手术后预防用抗生素超过72小时现象仍有,原因是医生的用药习惯及使用抗生素的观念而致。
综合上述问题,希望各科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院感知识学习,按照抗生素应用管理规范用药,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院感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院感工作责任重大。并就院感工作近期重点安排如下:
1、今后各科室要高度重视院感控制,加强院感知识学习,强调手卫生和标准预防的重要性,并认真落实。
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应用抗生素,控制一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生素,治疗应用抗生素也要严格掌握指征,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强化病原体送检意识。
3、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加强监测。
4、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如有漏报、迟报者与奖金结合,加大惩罚力度。
院感个人年度工作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