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6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采用讨论式的教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教案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6篇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1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用方格去摆。

学生2:分成若干格再数格子。

学生3:量出长和宽再计算。

学生4:估测。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苯萄啦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敝艹兔婊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2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2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只列式不计算

⑴某毛纺厂有男职工25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

a.女职工有多少 人?

b.男女职工共有多少人?

c.女职工比男职工多几人?

(b、c两问要让学生思考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说说分析的思路)

⑵养鸡场有公鸡120只,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5倍多32只,

a.有母鸡多少只?

b.公鸡、母鸡共有多少只?

(让学生试试用线段图来表示题意)

二、创设问题情景

每年的“六一”节前怡园小学生都要向山区同学捐书,今年大队部对三、四、五年级捐书情况统计如下:

三年级说:“我班捐书36本。”

四年级想了想说:“我班捐书的本数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大声说:“我班比三、四年级捐书的总数少8本。”

你们知道五年级捐书多少本吗?

三、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看是否正确。

3、汇报、板演。

36x2=72(本) 综合算式:36+36x2-8

36+72=108(本)

108-8=100(本)

学生说理后再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如:36x(1+3)-8

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把三年级捐书的`本数看作一份数。

四、应用及变式

1、说说解题思路,再列式。

⑴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多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⑵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的2 倍少4条。两种金鱼共有多少条?

⑶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的2 倍。花金鱼的条数比红、黄金鱼总数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⑷有红金鱼10条,黄金鱼的条数比红金鱼少3 条,花金鱼的条数比黄金鱼的2 倍少4条。花金鱼有多少条?

让学生每两题一比较。

2、列式计算

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

五、课堂作业

课本练一练的第3-5题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398-188090555

42062034641036+60

1004214080-2830800

(2)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

163+2056042

学生在作业纸上直接进行口算。

集体核对。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随堂作业本上。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王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

2、出示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问:你能帮王老师算一算:她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你会列分步算式计算吗?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5、提问:你能说出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吗?

6、谈话: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教师板书:

123+154154+123

比较:和复习(2)有什么不同?

7、小结:像这样含有三步运算的综合运算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学生看图说一说:

(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

(2)王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

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

指名说算式。

学生回答,明确数量关系、运算顺序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指名板演算式。

学生回答:复习(2)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现在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三、探索算法

1、出示:

123+154154+123

(1)思考讨论:先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吗?

(2)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次乘法还可以同时计算。

2、出示试一试:

150+12065

(1)思考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校对答案。

3、小结:今天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3)独立计算。

独立思考并交流。

独立计算。

学生归纳并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巩固应用

1、说一说、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集体订正。

2、啄木鸟诊所。(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说一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比较每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4、对比练习(做想想做做第6题)

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桌互说。

独立做题。

(1)独立观察、判断、改正。

(2)汇报、交流

(1)独立计算

(2)比较,交流。

(1)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2)比较条件、问题和计算方法。

五、总结评价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

六、作业设计。

1、用递等式计算。

28070+15818+9425

461283-73453-254

2、一枝钢笔28元,一本练习本2元,小华带了100元,打算买2枝钢笔和9本练习本,钱够吗?

3、一辆快客3小时行驶了315千米,一辆普通客车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快客每小时比普通客车多行驶了多少千米?

教后反思:

略。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电子计算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运算

2、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

3、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究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能力;

4、能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5。进行数学文化的

重点难点:

会根据题目特点,有选择性地使用计算器;

能用计算器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初步体会计算器只是一种计算工具,人脑与之相比,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请看一段录象(计算工具的发展)

师:刚才这段录象提到了哪几种计算工具?(示算筹图算盘图)

师:1945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了,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日问世以后计算机就成为了人们计算经常用到的工具。

(课件出示各种常见的计算机)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有人使用计算器?你会用吗?

二、使用计算器

1、 计算器介绍

你知道计算器上各中按键的名称和功能吗?请同座相互说说介绍。(然后叫一人上台用展示仪演示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on、of、ac、ce、c的功能是什么?如果要进行计算怎样按?数字——符号——等号——清除)

我们都知道了计算机的使用方法,那这节课咱们就用计算器来计算。(板书课题)

2、尝试练习,规范操作

(电脑)银盆岭小学在校学生775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千克,一天可节约用水775千克,一年(365天)共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1)指名口头列式

(2)学生试算

(3)汇报结果,纠错

(电脑)一年节约 282875千克,如果缺水地区一家三口每天用水25千克,这些水够他们用多少天?

学生试算

(电脑)每年按365天计算, 115131天是多少年?

学生试算

师:通过我们做的题目的数字这么大,但是你感觉难不难?你认为使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

3、灵活运用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计算,教师巡视、辅导

219×35= 41600÷128= 24÷6= 125×8= 138976-138970= 1379+34089=

(2)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都是用计算器算的吗?哪些没有用?为什么?

(3)归纳总结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题适合用计算器计算?

三、能力提升

师:想不想算一个又大又难算的题目?下面我们就做一个挑战极限的游戏。

我们就用9作为乘数吧。你准备几个九相乘?小了,8个九吧

999999999×999999999=

试算

报得数

你认为计算结果正确吗?

在计算器上你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e对了,他是英文单词错误的缩写,你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吗?错误!

师:那老师不看这个e也可以知道这个结果上错误的,你知道我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吗?

师:是的,因为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现在用我们的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为数少了,看来这个题目没有办法做了。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着急,这个数字大了,那如果小一些我们能不能算?那我们就从简单的做起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

计算:9_9=81

99_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

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你想说什么?

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8000000001

做了这道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是呀!计算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用自己聪明的头脑解决,为自己骄傲吧!但是在刚才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计算器就没有一点作用吗?

师:是的,他 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的工具。其实,我们手中的计算器因为位数少不能计算,但是还是有工具可以计算出的,比如我们教室现在就有的——电脑师演示

师、现在64位计算器已经在许多行业使用。尽管这样,是不是计算器就能够解决所以的问题呢?

师:工具都有他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发展。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智慧才是天敌下最伟大的力量。(出示培根的名言)

希望同学们做个充满智慧的人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会计算一些较简单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是什么?面积怎么计算?(生答师板书出面积公式)

2、这些图形的面积我已经会算了,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个内容。出示课题: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

师:组合图形就是由我们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组合而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例如房子侧面墙的形状是这样的:(出示图)

⑴、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吗?

⑵、小组讨论能否把它分成几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⑶、汇报:这个图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这两个图形的和。

⑷、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⑸、: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很多是由我们学过的这些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应鸹把它分成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各块的面积,再把它们合起来就行了。

2、试一试

90页“做一做”

⑴、看图,说说这个图形由哪些图形组合成?

⑵、独立练习

⑶、订正

三、巩固练习

第二题出示中队旗

小组讨论有几种解法。

独立做

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第四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做出来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1、2)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

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

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③有on这些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开机键吗?和老师不同的上来指给大家看看。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清零)

④有off这些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找到关机键吗?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

⑤其它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

三、尝试应用

1、按数

(1)先开机,显示器上显示了几?表示可以开始计算了。

(2)请你在计算器上任意按一个自然数,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按的?按照数字顺序按键就可以显示要按的数。

(3)现在请你清除自然数后再按出一个自然数892,谁愿意上来边说边按给大家看?他是怎样按的.?先按开机键清除原来的自然数,再按一个自然数。没做对的同学再试一遍。

(4)同学们都已经会按数了,你们会用计算器计算吗?38+27

谁愿意上来试一试,他是怎样按的?他算得对吗?请你用口算、笔算验证一下,请你在自己的计算器上试一下。

(5)加法算的很好,咱们再来算一道乘法题,好吗?30×15,等于多少?谁愿意上来演示验证一下。

2、计算(同学们已经能够利用计算器正确地计算了,你能利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1)出示苏宁电器购物中心的发票,从发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帮张叔叔算一算,带30000元钱够不够呢?请你估算一下

(2)怎样才能知道张叔叔究竟花了多少钱呢?

① 要先求出每种电器的总价,再求三种电器的总价。

怎样用计算器求三种电器的总价呢?谁愿意到上面来演示一下。(计算连加时,我们可以按顺序按键输入数字和符号进行计算)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把答案填在发票上。校对。营业员阿姨是怎样填写发票的呢,和你填的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想知道大家算得对不对,该怎么办?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自己选择一个算式后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延伸问题:你还能根据这张发票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减法或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老师选择两个问题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

①电脑的总价比vcd的总价多多少元?

②电脑的数量是照相机数量的几倍?你为什么不算?对,像这样比较简单的题目是没有必要用计算器计算的,计算器是用来计算数字比较大、比较复杂的题目的。

(4)“人机挑战”,“比比谁最聪明”。

师:是人聪明呢还是计算器聪明呢?我们来进行一次挑战,你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挑战队”还是“计算器队”,每次比赛后都可以重新选择下一次参加的队伍。

10+20= 45÷9= 27-16= 80×50= 29×42= 457÷7= 3569+1427= 8737-3210=

师:看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工具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投影培根的名言)。

3、找规律

想运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下列问题吗?

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4= 142857×2= 142857×5= 142857×3= 142857×6=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找到规律进行推算。

4、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11111111×11111111=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错了,还是计算器错了?你能想办法解决吗?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1×1=

11×11=

111×111=

1111×11111=

11111×11111=

(1)用计算器计算,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校对。

(2)这组题目中隐藏着哪些规律呢?

(3)你能照样子继续写出几个算式吗?你能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吗?

(4)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复杂的又有规律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也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找出规律再推算出比较复杂的算式。

5、小挑战老师这里有一道比较复杂的算式你会算吗?

22222222×55555555= ?

小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迎接了挑战,取得了胜利。祝贺你们。

四、观察拓展

1、想了解一下计算工具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吗?

2、你知道吗?

在人类计算工具发展的历,人们一直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脚步。远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十进制计数法。到了周代,人们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 算筹。这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颜色不同的小棍。在数学问题时,人们还编了一套歌诀。到了汉代,我国人民又发明了算盘,这是计算工具的一次重大的发明。这种轻巧灵活、携带方便的计算工具,至今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它被人们誉为“人类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1977年,日本卡西欧公司生产出了第一部微型计算器,这种袖珍型计算器可握在手中,使用方便,适合于所有人的使用。如今,计算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64位计算机技术正被许多行业所使用,它每秒钟可计算1000万亿次,过去需要数代人计算的题目,现在片刻间就有了答案。

3、了解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能想象一下未来的计算器是怎样的吗?(这些美好的想法,都有待于同学们今天好好学习才能实现呢!)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6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心得6篇

我在小学教数学读书心得6篇

小学数学工作总结一年级6篇

中小学数学培训心得体会6篇

小学数学提分心得最新6篇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6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工作总结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总结6篇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6篇

小学数学计算类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