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一份教案的成功实施能提升教师的自信心与职业满意度,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初步尝试用语言、艺术等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感受小朋友与老师一起做元宵、吃元宵的快乐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活动室,悬挂幼儿与父母共同准备的红色物品;
2、面粉、盘子、小碗、小勺等。
3、在网上收集花灯和元宵节的视频。
具体活动过程
1、各班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的视频,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赏灯、吃元宵等)。
2、欣赏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4、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5、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6、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教学反思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2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师:①今天是什么节?元宵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元宵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师: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元宵?②老师煮元宵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元宵。
4、加糖品尝元宵,说说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儿在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元宵,然后品尝元宵,感受到浓浓的团圆之情。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元宵节中班教案篇6
一、设计思路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为了使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通过让幼儿自制灯笼、做元宵,听故事、念儿歌、猜灯谜等活动载体,充分地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特有意义及给人们带来的喜气和欢乐。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感受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一起做灯笼、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元宵节来历及习俗的视频
2、幼儿自带花灯和小零食
3、做灯笼所需材料:红色手工纸、固体胶等。
四、活动流程上午活动:
9:00——9:30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分享交换食物;
9:30——10:00制作元宵灯笼;
10:00——10:30操场上观赏、玩耍花灯下午活动:
2:30——3:00品尝元宵延伸活动:
回家用打电话、拜访等方式向亲友祝贺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中班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中班常规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