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蹲的教案模板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明确的指引,我们的教案应当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托班蹲的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托班蹲的教案模板6篇

托班蹲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话出来的吗?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

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表扬幼儿作业,并将幼儿作业展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吹泡泡(美术)

教学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在吹泡泡的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和人吹泡泡时的动作等。

2、让幼儿把游戏活动中所观察到的、体验到的,大胆地用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让幼儿自带吹泡泡用具。

2、准备红、黄、蓝、绿、紫等水彩。

3、印好或画好的趣味智力游戏图“小丑少了什么”。

4、幼儿添画图。

教学过程

户外观察活动

教师先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户外尽情地玩一会儿。然后,教师组织幼儿围成圆圈,找一两个会吹泡泡的幼儿到中间吹,其他幼儿边观察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刚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泡泡的大小一样吗?”

“在蓝天和阳光下,泡泡都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看见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后,欢呼跳跃,七嘴八舌地说:“泡泡吹出来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小”;“风一吹泡泡都飘起来了”;“泡泡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泡泡有红的、黄的、绿的,还有一半红一半绿的”……)

2、教师适当总结幼儿的回答后,再引导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让他们自由结伴游戏,彼此观察对方吹泡泡时的动作、表情等。教师要和幼儿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几个大泡泡,让幼儿感到惊喜,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提出要观察的具体问题:“吹泡泡时嘴是什么样的?”“两只手拿着什么?”“身体是什么动作?”幼儿观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师带着他们回到教室。

师生对话

教师先让幼儿闭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边休息边动脑筋想一想:准备画什么?怎样画更有趣?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画。

3、教师演示画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

4、幼儿作画

幼儿经过观察、思考,急于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鼓励幼儿先直接用笔在纸上作画。幼儿作画时教师不干涉,让幼儿自由地画。

5、拍画游戏

课后可让幼儿分组做拍画游戏(用圆形模具蘸上各种水彩,拍印在黑纸上或深色纸上,同时将画好的人物剪下,贴在纸上)。在教师帮助下,幼儿边玩边集体创作大型壁画吹泡泡(将幼儿分组拍画的吹泡泡画连接起来即可)。壁画可以张贴在画廊里,也可以在教室中专门开辟一块创造天地专栏,展示幼儿的作品。这不仅能锻炼幼儿敢于下笔的胆量,同时还可以锻炼幼儿贴、拍等动手制作的能力。

托班蹲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角对角对折的基本技法,大胆尝试按小猴子标记折纸。

2、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体验折纸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人手一张。正方形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纸,认识对角线和对角。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纸上有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张正方形纸,中间的虚线叫对角线,有猴子的两个角叫对角。

2、教师示范讲解折尖尖的山的基本方法。

将正方形纸放在桌子上,一只猴子在上面,一只猴子在下面,对着自己的身体,一只手拿着下面的猴子,向上面的.猴子折,然后用手指将山脚下的边压平。

瞧:正方形的纸变成了一座尖尖的山,山上有什么?山上有草,有树,还有可爱的小猴子呢!

小朋友们,你们想折一座尖尖的山吗?

3、幼儿进行折纸活动。

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折纸情况,给幼儿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观察、欣赏作品,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托班蹲的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兴趣是一个人活动的动力源泉。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幼儿对美术活动有了兴趣,才会有愿望参与其中,才能够认真地从事观察、绘画等活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激发起幼儿参与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活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面条小朋友都见过吃过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面条的舞蹈》就和面条有关。

教学目标:

1、观察面条在锅里的不同形态,并尝试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面条的柔软。

2、合理分享空间,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美术》第19页,油画棒。

2、煮面条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煮面条,观察面条在沸水中的形态,感受他们的软硬变化。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根小面条吗?

2、煮了一大锅水,现在要把面条放进去了,猜一猜,面条丢进水里会怎么样?面条在里面发生什么事了?你觉得它像什么?水开了,你看到面条在干什么?它和刚才有什么不同?让你想起了什么?

3、面条进到水里以后阿生什么变化?谁会来学一学小面条的变化?缴入你是可爱的小面条,你在水中会怎样跳舞?

二、游戏“煮面条”

1、我们大家都来做小面条玩“煮面条”的游戏吧!这里有一个大大的锅,“小面条”们都站在锅边准备好!

2、水热了,小面条们可以跳进去了,慢慢地沉到锅底;水加热了,小面条们开始扭着身体跳起舞来‘水越来越热了,面条们跳舞的动作更快更柔软了,

有地扭着身体,有的转着圈,有的打着滚,好开心呀!厨师来捞面条了,哪根面条已经煮得软软的`了,大筷子就把它捞起来泡进碗里,还撒上葱花和辣椒哦!

三、想象与表现

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在柔软、舒缓的背景音乐中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

教师以厨师的身份介入表演。

--幼儿把自己想象成面条,身体笔直地站立。教师说“下面条喽”,幼儿跳进“锅”里,身体慢慢变软,在“沸腾”中舞蹈。

--“厨师”用手臂当大筷子,将煮得软软的“面条”夹到“大盘子”里,每根“面条”都要表现出“软软的”。

--在煮得软软的“面条”上撒一些葱花(绿色皱纹纸条)。再撒一些辣椒(红色皱纹纸条)。

四、讨论并丰富表现内容

师:我们怎样才能表现得更像,让别人更相信呢?面条下锅前是什么样的?

幼:一把一把的。

幼:一束一束的。

师:现在我来撒调料咯!各种味道的调料撒在面上,面条会有什么感觉呢?(教师分别假装在幼儿身上撒上辣椒酱、花生酱、番茄酱、葱花……幼儿做出响应的咳嗽、皱眉、伸舌头等动作)

师:让我来品尝以下,真香,太棒了!

五、画面条。

六、活动结束,并引导幼儿照顾环境。

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面,吃都吃不完,我们快把它们收起来放冰箱里吧,要不坏了,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地上的纸条,纸片放盆里拿走,学会照顾环境。

活动反思

本活动来源于生活,便于幼儿观察理解,模仿表现,又有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表现内心的感受,并大胆、有创意地表达。同时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无论孩子的表现优美、滑稽还是笨拙大家都很快乐。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纲要精神。在设计引导语时,本节活动始终体现了游戏性,让孩子们想象与同伴一起用身体组成美味拌面的环节,是孩子们尽情分享、交流的时刻,满足了幼儿与同伴近距离接触的心理要求。

不足:

活动中总喜欢叫举手的孩子回答问题,忽略了其它小朋友,我要渐渐改掉这个毛病,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使自己的课一次比一次上得成功。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托班蹲的教案篇4

活动准备:

1、小朋友小时候的衣物。(如:孩子们小时候的衣服、裤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2、小朋友现在的衣服。(如:孩子们现在的衣服、裤子、鞋子、帽子等物品)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理解词语:大、小。

2、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自己长大了。

活动过程:

一、幼儿通过感官感知大、小。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自己带来的`衣物,请幼儿找找哪些东西大、哪些东西小,感知大与小。

教师:今天,你们带了自己小时候的衣服和小时候的衣服来幼儿园,你们现在看一看小时候的衣服和现在的衣服有什么区别。

1、引导幼儿穿一穿小时候的衣服,感知大与小。

教师:小朋友们可以试一试穿一下自己小时候的衣服,看看是什么感觉?

二、幼儿通过欣赏儿歌感知自己长大了。

1、展示幼儿带来的小衣服。

教师:这些小衣服现在能穿吗?

教师:为什么穿不了了呢?

教师:那小袜子呢?小鞋子呢》小帽子呢?能穿吗?为什么不能穿呢?

教师:哦!原来我们长大了。

2、教师完整的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就要念一首《我长大了》的儿歌给小朋友听一听。

三、幼儿学习儿歌。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儿歌里说到了哪些东西变小了?(出示相应的实物)哪些东西变大了?(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完整的朗读儿歌。

四、幼儿讲述自己长大了的变化。

教师:我们长大了,还有什么方面发生了变化呢?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教师:那个小朋友愿意上台来告诉我们自己的发现哪些变化?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把儿歌念一遍。

五、收拾教具结束本次活动。

托班蹲的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母亲节的意义,明白母亲节送妈妈礼物的意思。

2、幼儿在制作爱心手链的过程中,体验穿珠子游戏的趣味性。

3、锻炼幼儿的手部灵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力,锻炼幼儿手、眼、脑协调灵活性发展。

4、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串珠规律制作精美漂亮的爱心手链。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有基本的穿孔经验

2、五彩小珠子、剪刀、弹性小绳子

3、教师提前做一根爱心手链作参考样本

4、母亲节相关手工手链礼物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母亲节相关手工礼物,引导幼儿观看,通过观看母亲节手工礼物,激发幼儿主动为妈妈制作爱心手链的愿望。

(1)小朋友们,请看图片,这些都是其他小朋友做的母亲节礼物,小朋友们把这些漂亮好看的礼物送给妈妈作为节日礼物,他们的妈妈很开心。

(2)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手链制作的相关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3)你们带过手链吗?你们喜欢手链吗?你们的妈妈有没有手链呢?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手链送给自己的妈妈呢?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diy环节,出示diy制作手链的基本材料。

(1)教师出示材料包,引导幼儿认识材料包里的物品。

(2)教师出示珠子,引导幼儿观察小珠子的颜色。教师介绍弹性小绳子,告诉幼儿相关注意事项。

3、教师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注意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有规律的'穿珠子,现在绳子的尾部打好一个节,以免珠子从后面滑落。

(2)幼儿穿珠子,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按照规律穿珠子。第一个穿哪个颜色的珠子,第二个穿哪个颜色……

(3)教师注意引导幼儿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串珠子。

4、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制作手链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母亲节到了,你们把这份精美的手工手链带回家送给妈妈做礼物吧!

托班蹲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运用场景调动幼儿感官,激发孩子表现鸭子上桥的情景。

2、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重点唱准十六份音符和附点。

活动准备:

鸭子图片(8张)、音乐(鸭子上桥)、平衡木四根。

活动过程:

1、 引出活动内容

幼儿跟音乐做各种小鸭子的动作。

师:小鸭子,你们在干什么啊?(点问)

刚才,我们在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怎样一件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熟悉歌词和感受旋律

1)范唱(八只鸭子按节奏出示)问:你们看见了谁?它们在干什么?歌里是怎么说的?你们看清它们是怎么上桥的呢?

2) 再范唱师:它们是怎样上桥的(一个一个)。一共上了几只鸭子?

3) 按节奏读歌词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上了几只鸭子?(8只)

4) 师:真的是八只鸭子?这么多把小桥都压得摇摇晃晃了。你们喜欢它们吗?我们拍拍手欢迎它们吗?看见一只鸭子就拍一下手欢迎它。

5) 按数字拍手听音乐。

6) 师:后面的鸭子和前面的鸭子上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再拍手欢迎它们。你们想不想学小鸭子?老师唱哪只鸭子这只鸭子就要做漂亮的动作给大家看。下面的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拍手欢迎它。

3、幼儿进行表演

1)请8名幼儿当小鸭子:“你是第几只鸭子?”当唱到第几只时,这只鸭子就蹲下来做一个鸭子动作。

2)师:小鸭子们,你们玩得开心吗?你们想上桥试试吗?

老师请小朋友边唱边上桥

4、学习正确演唱歌曲

重点唱准十六分音符和附点音符。

5、集体玩鸭子上桥游戏

教师为幼儿分组,师:鸭子头要带好自己的队伍,它会带着小鸭子们一起去桥边、草地边玩,后面的小鸭子要很好地跟着鸭子头。

托班蹲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托班羊教案通用5篇

托班关于水的教案推荐5篇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7篇

2024托班保育员工作总结6篇

2024托班保育员工作总结优质6篇

托班保育员工作总结2023精选6篇

幼儿园托班安全工作计划2023推荐6篇

2托班工作计划优质8篇

托班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5篇

说课优秀教案模板模板6篇

托班蹲的教案模板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