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教案里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让师生都能抓住学习的关键,,不少教师在教案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环境的影响,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数除法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数除法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口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3、运用乘除法关系,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二、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p-30第一题。
要求学生掌握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
b、计算训练:
1、p-46第二题。
a、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掌握方法。
b、说一说你为什么算得怎么快?
c、学生报得数,进行校对。说一说你错误的原因。
2、计算并用乘法验算。p-46第三题的第一排。
a、抽三名学生板演,校对。
b、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求未知数p-45第四题。
a、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b、说一说每题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c、讲解应用题:p-46第五题和第六题。
1、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解题思路。
2、说一说时间、速度和路程的三者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d、发展题:
1、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
e、布置作业:p-46第三题。
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道发散题,重在发现学生的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小数乘除加减法的能力,在这一题的练习中,我先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交流。最后选择其中一题讲解思路。效果不错。
小数除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 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小数除法教案篇3
一、讲解作业中的2例:
1、单位换算中的2种情况(如):
2、4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4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比较两题的不同,指出:上面一题只有一个“=”,说明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把2、4分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就是2平方分米,小数部分是0、4平方分米转换成40平方厘米
下面一题其实是两道题。分别考虑转换成平方米和平方厘米。
指出:要注意几个“=”。
2、除法计算。以前的除法都是大数除以小数,现在学了小数除法后就不一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如:32万元买了80平方米的房子
问:
(1)每平方米多少钱?
(2)每万元可以买多大面积?
这两个问题都用除法计算,关键是要能正确的区别谁除以谁?怎么判断?
圈出问题的中的单位,指出问题1要用钱除以面积,问题2要用面积除以钱。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第5题)单位换算。指名把上节课做的得数读一读。如果有问题再指出思考方法。
2、第6题。读题后再强调问题问“每杯可装果汁多少升?”用“升除以杯”学生列式算出结果,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3、第7题。读题后交流不同的列式及每步的算理。
注意:1000÷10=100(千克),这里的单位是“倍”不用写,写成“千克”就是错误。
建议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表示。
4、第8题。口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得数。
5、第12题。读题后说说做这题要注意哪几点:
(1)要看清楚谁是谁的'几倍?顺序不能颠倒。
(2)单位名称“倍”不用写。
6、第13题。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153÷6÷15,153÷15÷6
如果出现:153÷(15×6)也请学生说说想法。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7、第14题。说说如何求平均体重?平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8、思考题: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三、作业:
第9、10题
小数除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
2.初步学会较容易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师板书:500×3=1500(克)
(二)变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教师板书: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
1.课件演示:
2.小结: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练习:根据,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 0。9÷1。8=
(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
2.小组讨论,理解算理,尝试计算.
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4.练习:68。8÷4 85。44÷16
5.总结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84÷7 67。5÷15 289。8÷18
(二)只列式不计算.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101。7÷9 79。2÷6 716。8÷7
(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六、板书设计
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数除法教案篇5
数学故事:
美国有只黑猩猩,每次吃10根香蕉。有一次,科学家在黑猩猩的食物箱里只放了8根香蕉,黑猩猩吃完后,不肯离去,不停地在食物箱里翻找。科学家再给它1根,它吃完后仍不肯走开,一直到吃够10根才离开。看来黑猩猩会数数,至少能数到10。
第三课时 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8—29页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之后来学习的。大部分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能够自己学会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计算器、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6.23÷0.3=( )÷3 220.5÷1.47=( )÷147
师:说说依据什么来填,说说商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生: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要使商不变,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笔算
0.63÷0.9 8÷2.5
指生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生:0.63除以0.9,把除数0.9扩大10倍变成整数9,要使商不变,被除数0.63也要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6.3,6.3除以9商0.7。
师:谁来说说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我们把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师:那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不是也可以应用这个规律来计算呢?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
揭示课题: 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从商不变的规律等旧知的复习出发,加强知识之间的迁移,为学生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启发和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例题(1)
师:图中给了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生:普通冰箱 : 每天0.85千瓦时 每月25.5千瓦时
节能冰箱 : 每天0.34千瓦时 每月10.2千瓦时
师:问普通冰箱一个月的耗电量够节能冰箱用多少天?你会列式吗?
生:25.5÷0.34=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
生:0.34有两位小数,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就要把0.34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25.5也要扩大100倍。
生:0.34有两位小数,要把0.34转化为整数,就要把0.34扩大100倍,25.5也要扩大100倍。因为根据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要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才会不变。
师:说的对,因为0.34有两位小数,0.34转化为整数要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25.5也要扩大100倍。那谁能说一说,在竖式计算时,怎么办呢?
生:把0.34和25.5的小数点划掉,25.5划掉小数点后,还要再补一个0,变成2550除以34。
师: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这样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和我们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请一生板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念上已有了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可是意识很散很凌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含概并生成规律。所以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出示例题(2).
师:问普通冰箱的耗电量是节能冰箱的几倍?大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列式?(学生自主思考)
生:(1)25.5÷10.2。普通冰箱的耗电量中有几个节能冰箱的耗电量,就是普通冰箱的耗电量是节能冰箱的几倍。
生:(2)0.85÷0.34。普通冰箱每天的耗电量中有几个节能冰箱每天的耗电量,就是普通冰箱的耗电量是节能冰箱的几倍。
生:(3)75÷30。普通冰箱30天的耗电量够节能冰箱用75天,75天中有几个30天,就是普通冰箱的耗电量是节能冰箱的几倍。
师:大家列出了这么多算式,结果是否一样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三个人在黑板上板演。集体纠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
3、师生共同总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都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如果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的,要补0;
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29页练一练1题。
2、判断。
1)、商不变的性质不适合小数除法。( )
2)、9.5÷0.05=38。( )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2.4倍是2.16,求这个数。
2)、9.72除以0.9,商是多少?
答案:1、7,800,2.8,337.5,10.1,600 2、×,×
3、2.16÷2.4=0.9 9.72÷0.9=10.8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 )数的末尾用( )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竖式计算:0.756÷0.36=
3、判断:2.8÷0.9的商是3,余数是1。 ( )
4、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答案:1、除数,整数,被除数,右,被除数,0,整数 2、2.1 3、×
4、42÷2.5≈16(件)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 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小数的除法,谁来说说,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把除数转换成整数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生:除数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
生:除数是两位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的,要补0。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第29页练一练2----4题。
2、 最近一位老师想买一辆中档轿车,选了三种款式想请你们为他参谋一下。
帕萨特 7.2升汽油 开了 79.2千米
别克 1.2升汽油 开了 21.84千米
本田 1.4升汽油 开了 21.56千米
答案:1、教材2、根据题意提出的问题合理即可,略。
教材 3、5.28÷0.16=33(天) 33天>30天 够。
教材4、90÷1.25=72(千米)
2、79.2÷7.2=11(千米) 21.84÷1.2=18.2(千米) 21.56÷1.4=15.4(千米)
18.2>15.4>11 选别克省油。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
(1)25.5÷0.34=75(天)
7 5
0.34 )2 5.5 0
2 3 8
1 7 0
1 7 0
——————
(2)0.85÷0.34=2.5 25.5÷10.2=2.5 75÷30=2.5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联想,从中发现新结论。让学生通过联想,唤起他们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产生新的设想,提高创造性能力。营造了主动探究氛围,在主动探究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再相互交流启发,自然获得成功。课堂大密度也是本课的我要追求的一个目标。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为了庆祝教师节,美术小组的同学精心布置了学校的宣传栏。学校为他们买来一些荧光纸作装饰。(出示:学生装饰宣传栏的动画,接着出现对话:荧光纸0.85元一张,买荧光纸共用去7.65元。)
师:从图上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荧光纸0.85元一张,买荧光纸共用去7.65元,一共买了多少张荧光纸?
师:怎么列式呢?
生:7.65÷0.85=(师板书算式)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以前的题中的除数是整数或一位小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两位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板书)。
(设计说明: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利用庆祝教师节这一活动,向学生渗透了尊师,同时又符合学生的校园活动实际。)
(二)教学资源包
乘法的简算(三)
1、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2×4=8
2+4=6
1×1=1
21×41=861
(三)资料链接
女儿巧计救父
从前,有个性情残暴的国王,总是喜欢用一些无法做到的难题来为难自己手下的大臣。有一次,他把一位老臣召进宫里,让他第二天把20xx只羊牵到市场上去卖,术仅要在一天之内把卖羊的钱拿回来,而且还必须把全部的羊都带回来,否则就要杀掉他。可既然要把卖掉羊的钱拿回来,又怎么能够再把羊一头不少地全部带回呢?这位老臣回到家后,就把国王的这个难题说给了小女儿。可他的女儿却很快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天,这位老臣照着女儿的办法到市场上去卖羊,不仅把卖羊的钱交给了国王,而且还带回了所有的羊,这样也就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那么请问,老臣的小女儿究竟想到了什么样的办法,解救了自己的父亲呢?
你想知道答案吗? [ 这个小女儿的办法并不复杂,她让自己的父亲把20xx只羊赶到市场上去,但只是将剪下的羊毛全部卖掉,这样就既得到了卖羊的钱,又可以把羊一只不少地带回来了。 ]
小数除法教案篇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设计过程中关注以下两点:
1.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
小数乘、除法的复习分为两部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脉络。
2.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第一部分中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根据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在计算方法上的内在联系,可以把整数乘、除法与相应的小数乘、除法对比复习。然后在小组内合作整理相关知识,把这部分内容梳理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应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部分的知识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板书课题:小数的乘、除法)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打开教材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内容,想一想,第一、三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写在黑板上)
小组合作: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3.怎样验算小数乘法?
4.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些什么?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5.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回顾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小数乘、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乘法部分的习题。
3.小数乘法的.验算。
(1)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重新计算一遍,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
(2)完成教材115页2题中的三道乘法算式,要求验算。
(3)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4.积的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2)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性质:a÷b÷c=a÷(b×c)
(3)完成教材115页3题。
6.解决问题。(估算)
(1)小数乘法的估算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①要思考怎样估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②要考虑用于估算的两个数要接近于原数。
如:0.49×2.8≈0.5×3=1.5这些数与原数比较接近,计算就变得非常简便了。
(2)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①小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
②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二、复习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113页1题(1)中关于小数除法部分的习题。
5.求商的近似数。
(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2)完成教材116页5题。
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小数除法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