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实施,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需求,想要提高课堂互动性,教案中可以设计更多的讨论和活动环节,以下是吾爱文书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去旅游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去旅游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 能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养成安静地倾听同伴讲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2.乐意把自己的旅游见闻与别人分享。
3.在回忆谈话中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与爸爸或妈妈一起收集和家人旅游的照片,景点的纪念品或土特产。
2.活动前布置展览会,陈列幼儿带来的旅游照、海螺、贝壳、椰雕、织锦等。
3.有关海南景点的vcd。
4.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用连贯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讲述,乐于倾听,并能充分交流。
2.活动难点:能围绕谈话内容有条理地进行讲述。
3.指导要点:运用语言引导、景点的vcd、展览会等方式引导幼儿谈话,丰富谈话话题。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办了一个展览会。谁能从横幅的字看出展览会的名称是什么?(在海南各地旅游)。现在请你们把在海南各地旅游的事说给同伴听。
2.自由结伴讲述见闻。
提问:
(1)你和谁一起去?乘什么交通工具?
(2)到什么地方去旅游?
(3)在什么地方拍的照?风景怎样?(要求幼儿安静倾听同伴讲话、轮流交谈。)教师巡回倾听,在参与交谈中自然帮助幼儿围绕内容清楚正确地交谈。
3.集体分享。
提问:
(1)旅游时你看到些什么?你觉得最有趣的事(或最高兴的事)是什么?为什么?(教师可介绍自己的旅游经历,示范讲述)
(2)哪些事情是你第一次经历的?
(3)你带了什么纪念品或土特产?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分享与品尝)教师小结:海南有许多个美丽的地方,小朋友去旅游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也交到了许多朋友,长了许多见识。
4.游戏:到海南来旅游。
(1)讨论行程了路线。
(2)幼儿做游戏。(放vcd,每到一个景点,停下来,用语言完整、连贯地讲述景点的特点。当幼儿表述不够丰富或不知如何表述时可请同伴根据旅游经验直接用语言对该幼儿的谈话进行补充)
五、评价
评价要素能否主动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旅游见闻。
六、活动建议
1.在美工区提供颜料、纸笔,让幼儿把去过的旅游景点画下来。
2.收集有关景点的图片供幼儿进行讲述。
大班去旅游教案篇2
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2、学习用一些描述性地词表述人物的心情;
3、学习创编符合逻辑的故事情节,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能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
难点:
创编符合逻辑的故事情节;
准备:
教学图片4幅
过程:
一、出示“小老鼠”,激发兴趣:吱吱吱,谁来了?
二、出示第一幅图片:
提问:它在哪里?干什么?它怎么样的?(有一天,小老鼠出门去玩。它来到小河边,看见有一群小朋友乘着船在河里玩,它很羡慕,心里想:我要是也有一艘船,就可以去旅游了。)
三、出示第二幅图片: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它又是怎么样?(小老鼠惊奇地发现了半个西瓜皮,很高兴,心想:我就用它做西瓜船吧!)
四、出示第三幅图片:
提问:小老鼠这下怎么样了?(愉快)
五、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前半部分故事;
六、设置疑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出示图片三)
可是,在途中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会怎么样呢?
你希望小老鼠怎么样?谁会救了它?怎么救(鼓励幼儿进行同伴间的讨论)
七、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整个故事;
延伸:请幼儿画一画故事的结尾,编成一本完整的故事书,在图书角里阅读。
大班去旅游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左右侧行进跳及由高处(35——40厘米)往下跳。
2、愉快地参加体育锻炼,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场地。
2、道具:塑制食品玩具、花草等。
3、可当小石坡的大木箱。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猜谜语引出活动。
1、师:一只动物真奇怪,胸口长个小袋袋,它的宝宝住里面,走起路来跳跳跳。
2、师:猜对了,我们来做袋鼠操吧。(上肢、下肢、腰部、跳跃等热身运动)
二、基本活动
1、幼儿分散活动,学习袋鼠姿势跳。
师:小老鼠们,我们去草坪上活动活动吧!
2、集中学习袋鼠跳的方法。
师:刚才小老鼠们都是怎么跳的?引导幼儿了解:跳左、跳右、向前跳。
3、重点讲解左右侧行进跳的动作要领。
师:我们看看,这只小老鼠是怎么跳的?
4、幼儿用正确姿势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跳的方法吧。
三、体育游戏:“袋鼠的旅行”。
1、交代游戏情节、场地、玩法。
师:今天,我们要到山那边去旅行。沿着小溪左右跳过去,在跳下小石坡,我们的目的地就到了。(引导幼儿看场地)
2、交代游戏规则,幼儿游戏。
师:现在,我们就去山的那边玩吧!记住:过小溪时用左右行进行跳的方法;跳小石坡时,双脚同时跳下,轻轻落地。
3、幼儿游戏4—5次。
4、游戏变化:为了增加趣味性,后几次游戏可投放“食品”“花草”等让“老鼠”带回。也可以变化跳跃线路,提高跳跃“小石坡”高度或“小溪”宽度等。
四、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做放松运动练习,跟着袋鼠妈妈回家。
大班去旅游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并掌握拨打、接听、转接电话的礼仪要求。
2、在活动中感受打电话的乐趣。
3、在模拟游戏、讨论、操作等活动中巩固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力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活动重点:
知道并掌握拨打、接听、转接电话的礼仪要求。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打电话的经验。
2、视频准备:电话礼仪示范表演。
3、图片3种,电话机2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电话机。提问:"你给谁打过电话,是怎么打的?"请幼儿自由表达,并鼓励幼儿上前尝试和教师一起玩"打电话"游戏。
2、学习打电话的礼仪。提问"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给别人打电话?"出示3张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分别为:过生日打电话邀请好朋友、生病打电话向老师请假、过新年打电话给远方的爷爷奶奶。请幼儿自主选择图片情境和同伴两两合作,进行打电话练习,并请幼儿上台展示,师幼一起分析、总结三种情境下的基本电话礼仪。
3、学习接听电话、转接电话的礼仪。观看视频示范表演(内容:红红看书时电话铃响了,红红就拿起话筒:"喂,您好。请问您找谁?""你好,我找你妈妈,她在家吗?"红红说:"请稍等,我马上让妈妈来接。"妈妈来接电话了,说:"你好!……再见。")让幼儿回忆视频内容,并练习学说:"喂,你好";"请稍等!"。组织幼儿与同伴讨论:"假如要找的家人不在家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选用合适的方法转告他人。最后幼儿和教师练习接电话,巩固刚才所学。
4、利用图片进行辨析和操作,巩固并拓展电话礼仪经验。
出示不同小图片提出问题:"这些图片中的小朋友接、打电话时有礼貌吗?"引导幼儿说出:"当他人休息时不要打干扰电话;当对方要找家人接电话时,一定要主动转达,而且不要随便挂断电话;特殊电话如119、110、120都不能随便打。"接着请幼儿进行操作训练:看看这些卡片上谁是有礼貌的小朋友?贴上电话礼仪之星奖花;并帮助卡片上的小朋友连上电话线。
活动延伸
1.日常生活:引导幼儿主动给生病在家的同伴打个电话,送去问候。
2.家园共育:让家长鼓励幼儿拨打好朋友电话、主动接听电话,并使用礼貌用语。
区角材料投放:
1、语言区投放实物电话,巩固练习幼儿与亲人、同伴之间打电话。
2、科学区投放纸杯、棉线,幼儿自制听筒电话。
大班去旅游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前半部分提供的线索及各种动物的特征,编出多种合理的情节来结束故事。
2、安静钻心地倾听他人讲述,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3、懂得在危急的时候,不仅需要他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设法自救,才能获得平安。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班29号挂图
活动流程:
简短谈话一一提问一一幼儿讨论、讲述(小组、个别、两两)
活动过程:
1、提出故事题目,进行简短的谈话,激发幼儿续编故事的兴趣。
故事小老鼠旅游,讲的是小老鼠和朋友们一起去旅游,在路上突然发生了危急的事,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故事的前半段,然后动脑筋想办法把故事编完。
2、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段,突出词语:机灵。
讲述后提问: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老鼠的?小老鼠自己有办法救自己吗?用什么办法?
3、幼儿小组讨论,帮助归纳出各种合理情节结果。
4、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续编的部分。
5、幼儿两两结伴讲述故事后半段。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小百科:旅游:"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大班去旅游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