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在撰写教案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便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编写教案时,务必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堂进度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变化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变化教案5篇

变化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P36-37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比较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现规律,学会分析。

教学难点:经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出示:这是3盒一组包装的面纸,里面的面纸盒是这样摆放的,其实这些面纸盒还可以摆成其它样式进行组装哪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这样包装呢?这样的包装到底有什么奥秘呢?我相信只要大家认真研究完(揭示课题)表面积的变化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二、拼拼算算、体验规律

活动一: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师:今天我们的研究活动就从这些小正方体开始,你能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吗?老师巡视。

问:老师发现你们拼成了这两种形式的长方体,电脑出示两种长方体问:不管你怎么拼,拼成长方体以后,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相比,它们的体积有没有变化?

提问:把长方体和原来的两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相比,表面积有没有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可能的发现:a、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b、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2平方厘米。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表达,教师根据情况再提出相应的问题。

老师:减少的是哪两个面的面积?为什么减少了?(两个面重叠在一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手拿两个正方体演示给学生看问: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了几次?减少了几个面?

活动二、用若干个小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观察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正方体的个数

拼的次数(重叠的次数)

原来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师: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像这样摆成一行(出示课件)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1.同桌合作,先拼一拼,再观察,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2.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3.小组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用3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长方体后减少了原来4个面的面积?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要拼两次,一次减少两个面,两次就减少四个面。

追问:那四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呢?五个呢?

师:用6个拼减少了几个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也可以动手拼一拼。8个呢? 10个呢?

老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1)拼的次数比正方体的个数少1。(2)拼一次减少两个面。(板书:每重叠一次减少二个面)(3)拼的次数越多,表面积减少也越多

老师:要想知道减少几个面,我们要先知道什么?

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1.引入

老师:我们研究完了把正方体拼成大的长方体以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如果把同样的长方体拼成大的长方体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来进行第二项活动:用两个一样的长方体拼成大的长方体。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A.你能拼几种?拼成长方体后体积变化吗?

B.每种拼法分别减少几个面?(都比原来减少了2个面的面积)

C.每种拼法减少的表面积一样吗?为什么?(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就不同。)

D. 哪种拼法的表面积最大?你是怎么知道的?

F.算算两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分别比原来减少了多少?怎么计算的?小组合作。

2.探讨研究并总结规律。先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也就是说,把相同的长方体拼在一起的时候,用不同的面去拼,表面积虽然会减少,但是减少的面积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拼表面积减少的最多呢?

(板书:重叠面越大 )

老师:如果要把这两个长方体包装起来,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

学生:将最大面重叠的方法最节省包装纸.

师:你能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三盒面纸盒为什么选择这种包装方法了吗?

3.教师谈话: 同学们的这个发现可了不起了,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地方运用了这一原理.(出示盒状装年牛奶等的图片).当我们购买数量较多的同种商品时,往往就会选择经过包装的组装产品。这些物品在进行包装时,可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一番考虑的。为这些产品进行包装的厂家会考虑些什么呢?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4.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有的考虑到美观,有的考虑到节省材料,还有的考虑到了携带方便是呀!包装是一门大学问,包装时要考虑到很多问题。那么今天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包装师,动手为物品设计包装方案。你们愿意吗?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将四块巧克力(如小长方体),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用的包装纸最节省?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确定一种包装方案,要求是既节省材料又携带方便。4人一组合作交流包装方案。

四.总结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不仅发现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了一些有关物品包装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享受到更多的数学乐趣!

变化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当前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平

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

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齐读第6自然段。

3、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去查一查农业还有哪些变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分组朗读课文,说说我在展览馆里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继续学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这些字的识记方法,现在你知道在生活中哪里遇到过这些字吗?能给它组组词语吗?

2、指名组词。

3、认读生字。

三、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名给生字组词。

3、认读生字。

①说说农字的笔顺。

②观察农在田字格里所占的位置。

③老师范写农字

④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写农字。

4、指导学习与其它的生字。(科和纺)

5、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和临写。

6、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布置作业

1、在练习本上练习写厂、产等8个生字。(6个1词)

2、朗读课文

变化教案篇3

教育目标:

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汽,遇冷会结冰。

2、能用语言表达已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幼儿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电吹风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水变成冰的过程。

1. 小朋友,你们昨天把水放进冰箱里里吗?那你们今天看到放进去的水有什么变化吗?(结冰了)你们知道放进去的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吗?(幼儿说:放进冰箱里了)

冰箱里的温度很低,当水在温度降到0度的时候就会结成冰。

小结:原来水就是这样变成冰的。

2、你们说说水和冰有什么不同?(幼儿说、讨论)谁能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水的流动的,冰是一块一块的。

3、水能变成冰,冰能变成水吗?(能)那你有什么方法能使冰变成水呢?(好朋友说一说)并请幼儿说

小结:小朋友都很聪明,想了很多方法使冰变成水,有的说可以用太阳晒、有的说可以用,原来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使冰变成水。

老师也想了很多跟你们不一样的方法,也能使冰变成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教师操作各种方法使冰变成水。

小结: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能使冰变成水,其实太阳晒、开始泡、吹风机吹,用火烧这些方法都是在给冰块加热,原来冰块加热就能变成水。

二、水变气。

1、我们给冰块加热变成水,要是给水加热,水又会变成什么呢?(幼儿思考、交流)

小朋友都说了给水加热会变成什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操作将水加热(幼儿观察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了什么?(水壶上面冒气了)水壶上面冒出来的气就是水蒸气。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呢?(水经过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

小结:原来给水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

三、气变水。

1、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那水蒸气还会变吗?那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镜子: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镜子摸起来怎样?(很光滑)但是摸起来还感觉是冷冷的。老师把水壶放在冒气的水壶上,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老师操作镜子放在冒气的水壶上面,引导幼儿观察。

2、小朋友,看看现在镜子上面有什么变化吗?(有水)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水?(水蒸气遇到冷就会变成水)

小结:水蒸气遇到冷就会变成水。

今天我们做了那么多的实验,知道水遇冷后能变成冰,冰加热后后变成水,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又会变成水,原来水是这样循环变化的。

四、游戏:我是变化的`小水滴。

1、介绍游戏规则。

小水滴能变来变去,我们也来想小水滴一样变冰、变水、变蒸气,等下游戏开始的时候老师说“结冰”的时候小朋友就站起来不动,当听到“融化”,小朋友可以像流水一样在活动室里东流西窜,自由地做各种动作。到老师又发出“结冰”的信号时,互相靠近的孩子可以在一起立定不动,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表示结冰在一起。当老师发出“水蒸气”的时候,你们就轻飘飘地飞舞起来,飞出教室。

2、幼儿游戏。

变化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2、挂图或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教师:什么叫凝结?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

教师:什么叫蒸发?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

板书:水 水蒸气

教师:水的气体形态是水蒸气,水的液体形态是水。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固体形态的水?

学生回答。

教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研究了水和水蒸气的变化,包括蒸发、沸腾、凝结。这节课我们将认识水的其他变化。

(板书课题:4.水的三态变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冰与水之间的变化

教师:在寒冷的冬季,气温降到0℃以下,河水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到0℃以下时,河水会结冰。

教师:到了温暖的春天,河里的冰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天气温暖时,河里的冰会融化。

教师:把水结成冰和冰化成水的变化及其条件,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来,填在书上的方框中。板书:水 冰

2.指导学生认识冰可以变成水蒸气

教师:在寒冷的冬天,晾在院子里的湿衣服会怎样?衣服上的'水变成了什么?

学生:湿衣服会结冰。

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冰并没有化成水,衣服却也干了。这说明什么?

学生:这说明了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使衣服干了。

教师:这种变化是在冰吸收周围热的条件下(晒太阳)发生的。请同学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把这种变化填写在书上的方框里。

板书:冰 水蒸气

3.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冰(出示霜的挂图或投影片。)

教师:冬天,有时在门窗的玻璃上会看到冰花,在草木、砖瓦上会看到一层白色的冰晶,人们把它叫做霜。

你已经知道门窗玻璃上的水和草木上的露是怎样形成的,根据这些知识,你能推想出门窗玻璃上的冰花和草木上的霜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先不做评论。

教师:以上推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谁能设计一个霜的模拟实验?想一想,露的模拟实验是怎样做的?

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霜和露的模拟实验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搪瓷杯的温度需要更低。为此,在杯中的冰内不能再加水,而要加一些盐.当加入30%的食盐时,温度可降到-2℃左右。选用深色杯做实验,可以使外壁上的霜看得更清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让学生摸一摸杯壁上的小冰晶——霜,想一想霜是由什么变的?与露相比有什么不一样?(露是0℃以上形成的小水滴、冰晶。)

教师:现在,我们用箭头和简单文字表示出这种变化,填写在课文的方框中。

板书:水蒸气 冰晶

4.综合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教师:水有几种形态?它们是怎样互相变化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你能用一个完整的图把水的三种形态的变化关系表示出来吗?

学生提出各种图示在黑板上画出来,大家评论,肯定各种画法的优点。让学生选出一种最简便、最全面的图示来。学生通过作图与讨论,加深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及其条件的理解,懂得作图法也是描述和概括自然现象的一种方法。

水的三态变化

标签: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 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图(略)

练习:找2—3名学生指图说一说水的三态变化。

(三)巩固总结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演示实验:(从盐水中制取蒸馏水。实验前,先让一位学生尝一下;制出蒸馏水后再请学生尝尝,以解决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海水淡化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电冰箱里的霜是怎样形成的?要使电冰箱少结霜,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2.用一只塑料滴眼瓶盛满水,记下小瓶横截面的周长;将小瓶放进冰箱冷冻室,结冰后,再量量它的横截面的周长,看看有什么变化?(周长增加)。这说明什么?

变化教案篇5

活动主题:《做情绪的小主人》

理论分析:

当今,小学由于年龄特点,意志薄弱,情绪控制能力差,遇到一些烦心事往往处理不当,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心理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并保持克服困难的乐观态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心境则会妨碍学习,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保持愉快的心境,为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设计这节情绪知道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情绪,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控制情绪。

课前准备:情绪反应情景、故事、课件

活动形式:讨论、情景扮演

适教年级:三、四年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让几位同学上前扮演以下情景的情绪反应,并把每一种情绪都写在黑板上:

你为咱们班做了一件好事,老师表扬你。(高兴)

你要看一部动画片,却被爸爸关进房间做作业。(悲伤)

假如你不慎掉进了一个老虎笼子里,又逃不出来。(恐惧)

有一位同学在玩耍的时候把你撞倒了,他不但没道歉,还骂你:“你干吗挡着路?”(生气)

考试时,时间快到了,但是你还有很多道题目没有完成。(焦急)

2、师述:“他们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其实这些我们都称作情绪。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都会因某些事情而产生某种情绪,那么怎样很好地控制我们的情绪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做情绪的主人。”(板书:做情绪的主人)

二、讨论与训练

1、教师读两则故事,让学生回答以下的问题:

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小花是怎样对待跳绳失利的?

(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积极的心境并保持克服困难的乐观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的心境则会妨碍学习,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小组讨论: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什么办法可以控制我们的情绪,让快乐长伴我们左右呢?

3、教师小结

宣泄法

情绪转移法

将心比心

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4、下面有几位小朋友被各式各样的问题困扰着,他们很烦恼,你能帮助他们打开心锁,接触烦恼吗?

小红长了一双对眼儿,有的同学笑话她,她烦恼极了。

这次的班干部竞选,小珍落选了,她非常伤心。

妈妈总是唠叨个没完,小雪听烦了,她可以怎么办呢?

刘颖性格内向,遇到烦恼事不愿对别人说,经常憋在心里。

三、结束

师述: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们都学会了做情绪的小主人了吗?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懂得控制的情绪,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最后老师送个大家一首歌《歌声与微笑》,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结束这节课。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进行情景扮演时,可能部分学生不会认真完成活动,其他学生会哄堂大笑,这样恐会造成课堂混乱。这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地奖励来帮助完成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变化教案5篇相关文章:

祖国的变化演讲稿7篇

家乡变化的作文300字7篇

他变化了作文400字精选6篇

我家乡的变化实践报告6篇

他变化了作文400字6篇

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6篇

家乡新变化作文优质8篇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优秀6篇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范文7篇

他变化了作文400字优秀7篇

变化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