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制定好了,以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通过教案的评估与反思,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吾爱文书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硬笔点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硬笔点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二、复习旧知: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十” “千” “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2、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3、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4、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四、欣赏和评价。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五、课堂总结,培养信心。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布置作业:完成两幅楷书作品。
硬笔点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是字旁和走字旁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是字旁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是字旁,左伸右缩,捺画伸展。)
二、学习“题”和“匙”的书写
1.“题”的写法:是的捺画要伸展,页写得窄长。
2.“匙”的写法:是的捺画要伸展,里面的写舒展。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题”、“匙”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四、观察走字旁的占位、学习它的.运笔(走字旁,也是左伸右缩,捺画伸展。。)五、学习“起”“越”的写法1.“起”的写法:最长的捺,写舒展。2.“越”的写法:捺画舒展,里面的部分写得紧凑。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赵”、“趁”、“超”、“赶”、“趟”、“超”“趋”
硬笔点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
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1)硬膏笔:弹性较好。(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2、选毛笔的标准(1)笔锥圆; (2)笔头尖;(3)有弹性; (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4、用墨的方法(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
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 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第一课 横折 竖折 教学内容:横折、竖折。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
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四、课堂小结: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二课 竖钩 弯钩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四、课堂小结: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第三课 卧钩 斜钩教学内容: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二、引入新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1、板书课题。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
3、进行指导运笔方法。4、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字,师示范写,学生仿写。
7、评比。四、课堂小结: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四课 竖弯 竖弯钩教学内容:竖弯、竖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弯、竖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
3.怎么写小学硬笔书法
从毛笔到钢笔的转换,其实更多是对工具的驾驭。
两者在审美上的理解是一致的。毛笔轻重对比大,而硬笔因为工具的局限,没有这个功能,或者说不那么明显。
另外在选择字帖上,硬笔和毛笔不一样,比如,毛笔写颜体很漂亮,而硬笔写颜体楷书就显得臃肿,原因是硬笔小,在那么小的格子里写圆乎乎的字并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所以,在10多年前就开始酝酿兴起欧楷风格。后来,又以魏晋小楷风格占据展览的主流,这两种都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行书我个人觉得写晋唐或者明清调都没问题的。另外,如果想要格调高,就不要学现代人的硬笔书法,应该从古代经典字帖里面吸取元素。
您要做的,就是适应硬笔这一工具,把您在毛笔里学到的转化到硬笔来,这样就可以。
硬笔点的教案篇4
课题:
第一课 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1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学会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坐姿和执笔方法。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 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学习的小故事,教师出示坐姿挂图,让学生观察。
三、 讲授新课。
通过挂图,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出坐姿,先板书课题:第一课:写字姿势(其它内容待挂图出示后再补上)。 坐姿要求:头正,身直稍向前倾,两肩要平,两臂自然分开,坐正,两脚放平和肩同宽(请同学们说出与写硬笔字坐姿的区别:左手放的位置不同)。 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坐姿。 老师出示站姿挂图,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出要领:头正、身直(稍前倾)、肩平、臂开、左手伏案、脚放平与肩同宽。 老师出示执笔挂图,同时补课题:执笔方法。 老师和同学一起总结执笔方法:
(一) 捏:大拇指和食指末节捏住笔管(虎口成圆形或扁圆形)。
(二) 勾:中指勾住笔管,紧贴食指。
(三) 顶:用无名指末节的`背部(指甲和肉相连部)向外顶住笔管。
(四) 靠:小拇指靠着无名指,不接触笔管。
(五) 指要实在地握住笔管,掌心空,掌要竖起来,手腕要平。 老师边演示,边让学生练习,边纠正。学生可能有些紧张,用力过大,老师要提醒。 小结:坐姿、执笔一块总结。再练习一下站姿。
四、 巩固练习: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要求和字头像,老师巡视行间,纠正一些毛病。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课下练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硬笔点的教案篇5
教学时间: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心”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避让
硬笔点的教案5篇相关文章:
★ 锦瑟教案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