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案是我们展示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爱自己小班教案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1
设计意图近年来,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幼儿园事故也频频发生,有的歹徒冲进幼儿园进行行凶,也有的老师不负责任的伤害孩子,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所以保护孩子不受伤害,保护他们的健康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首位。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较少,面对危险发生时自我保护,自我逃生的能力弱,所以我们在保护他们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去了解这些危险,学会发生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逃生能力。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差,所以要求老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等)。因此我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育目标及我班幼儿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并会拨打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在什么危险时拨打什么号码。
2、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重点:幼儿认识并牢记119。120。110等急救电话。知道并学会在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学会逃生。
难点: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119、120、110号码片、玩具电话。
2、警笛声录音、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逃生图片活动过程第一个环节: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第二个环节:认识110。119。120急救号码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车上的号码。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在不同的车上有三种不同的数字。(出示图片)2、鼓励幼儿说一说这些数字,了解这些数字的'意义。
3、加深幼儿的认识。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认识了110。119。120三种不同的急救号码,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谁记清楚了哪种车上是哪种号码,代表了哪种救护方法。
第三个环节:加深印象,解决问题1、设置场景,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一名幼儿回答讨论的结果。
(1)、小熊发现小兔家失火了,应该做些什么?
(策略)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清楚发生火灾的位置,请消防员帮忙。
(2)、小猪发现小狐狸偷了母鸡家的两个鸡蛋,该怎么办?
(策略)拨打报警电话110,请公安叔叔来抓坏人。
(3)、小松鼠在路上发现了受伤的山羊公公,应该怎么做呢?
(策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救护山羊公公,并在医生来之前先陪伴山羊公公。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场景表演。
3、请几组幼儿为大家进行表演在进行情景表演时老师可提醒幼儿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叙述事情时尽量要完整,准确。
第四个环节:观看自然灾害图片及逃生录像,学会逃生。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已经学会了发生危险时的求救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应对危险,知道发生危险时该如何撤离危险地带、如何保护自己,现在咱们来观看一些自然灾害图片(出示幻灯片)。
1、引导幼儿观看并说出这是什么危险。
2、鼓励幼儿说出遇到这种危险时该怎么做。(幼儿集体讨论)3、观看逃生录像,在观看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朋友的动作。
4、让幼儿讨论为什么要这么做,请幼儿进行模仿。
第五个环节:活动结束,到户外进行演练小朋友咱们今天不仅认识了不同的求救电话,还在室内进行了火灾、地震逃离方法,现在咱们去户外练习一下吧。
活动反思:
1、因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隐患太多,在这节课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一定的不协调,教师应根据幼儿情况在调整教学。
3、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教师还有待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小班的小朋友年龄特别小,在家做什么都是依赖父母,为了增强小朋友的独立生活性,所以我设计了这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讲述内容,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培养幼儿独立性的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歌曲《小小手》,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环境准备:小(2)班
3、材料准备:图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及字卡
录像(幼儿自己生活中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手》,引入课题。
1、边唱歌边做动作。
2、教师提出要求,再唱一遍。
3、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录象内容,并说一说,及时出示字卡。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录象中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是谁?在干什么(穿衣服)?看,她好象在说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勇敢地说出来)。
3、出示录象二、三:小朋友们可讲卫生了,你看,他们在干什么(自己吃饭、自己洗脸)?
(三)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录象里的小朋友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2、幼儿充分讲述,教师适当调节。
(四)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请小朋友找找自己的爸爸妈妈,跟他们说说,能干的你,现在会自己做什么事情(请幼儿与家长交流,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讲述的锻炼)。
教学反思
活动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帮助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述。建议由大班哥哥姐姐来进行情境表演,然后教师用肢体和部分语言进行提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讲述。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3
小班活动:我会自己穿鞋啦
活动目标: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学会自己穿鞋,提高观察辨别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体验自己做事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布娃娃一个,每人一双拖鞋、《大鞋小鞋》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布娃娃做客师:小朋友,今天布娃娃来我们班做客了,你们欢迎吗?引导幼儿从上往下观察,发现布娃娃的鞋子穿反了。(请一位小朋友来帮助布娃娃纠正)
二、幼儿讨论:
怎样分清鞋子的正反师:谁来教教布娃娃,怎么样才能把鞋穿对了。(请幼儿讨论,说出穿鞋的方法)
小结:两只鞋子碰碰头,搭扣都朝外面笑,左右两边各一只,鞋宝宝穿好了。
三、幼儿操作,尝试辨别鞋子的正反
1、请小朋友每人从篮子里找出一双鞋,帮它们配对。
2、大家一起来检查,看看自己的.鞋子是不是放对了。
3、边念儿歌边示范如何将两只鞋放正。(儿歌:两个好朋友,头儿碰着头,中间有个小嘴巴,对我笑哈哈!)
四、游戏:碰一碰
师:你们想和笑哈哈的鞋宝宝做游戏吗?请幼儿一起穿上大鞋来玩个游戏吧。
五、送鞋宝宝回家
1、我们的鞋宝宝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
2、请幼儿脱下自己的鞋,玩“碰一碰”的游戏。
3、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迅速穿好鞋子,教师注意检查幼儿是否分清鞋子的左右。
六、拓展:鼓励幼儿尽量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1、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己正确穿鞋,其实我们还会做很多很多的事呢。小朋友,你都会做些什么事呢?
2、小结:你们真棒!我们要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能干的好孩子!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4
目的要求: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短句:小不点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教学准备:
地点:
中班午睡室(小床、椅子、桌子、小屏风)
人物:
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
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有什么?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自己穿衣”,“我自己穿鞋”等。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边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之处,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2、能根据老师的要求阅读、操作幼儿用书,能从阅读中获得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加深幼儿对自己性别的认知。
(1)教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男孩女孩听命令",请小朋友听清楚,按照"命令"完成动作。
(2)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做相应的动作。教师:男孩,男孩,站起来。女孩,女孩站起来。男孩,男孩,跳一跳。女孩,女孩,转一转。
2、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1)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发型特征。
①教师: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男孩和女孩的头发长短和发型样式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男孩一般都是短头发,没有辫子;女孩有短发也有长发,有的女孩扎一个辫子,有的女孩扎两个辫子,女孩还会戴很多样式的发夹,头花等。
(2)观察比较男孩和女孩衣着特征。
①教师:男孩和女孩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男孩和女孩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上有什么不同?
②教师小结:很多女孩的衣服颜色比较鲜艳,女孩子可以穿裙子,也可以穿裤子;男孩子不穿裙子。
③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衣服帮助我们保暖身体,保护皮肤不受伤害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衣服不掀起,保护好身体。
(3)观察分辨男女卫生间的.标志。
教师:
①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我们会在什么地方看见这个东西?
②这是卫生间的标志。你知道哪个是男卫生间标志,哪个是女卫生间标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会区分男女呢?
(4)观察分辨男女游泳衣。
①教师:这是什么衣服?什么时候穿的呀?这两件游泳衣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件是男孩穿的?哪一件是女孩穿的?
②教师小结:男孩穿游泳短裤,女孩穿游泳衣。
③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我爱我自己,时时多留意。外人不可以,随便碰身体。
3、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操作幼儿用书。
(1)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看图上哪一个是男孩,哪一个是女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图上男孩和女孩身上穿着什么?游泳衣把自己身体最重要的部分 都保护起来了,这些身体部位都是自己的小秘密,不能露出来,更不能让其他人触碰。
(2)请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为自己相同性别的娃娃做标记,为男孩、女孩的衣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爱自己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应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2、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每人一件开衫的,扣纽扣得衣服。
2、幼儿用书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图片,快来看看吧。
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1)师:图中哪个宝宝做得好?好在哪里?
(2)让幼儿联系自己,说一说谁像这个好宝宝,自己是怎样做的。
提问:你会像这个小朋友这样,自己做这些事吗?
追问:你是怎么做的?你还会自己做哪些事情?
3、游戏:穿衣服比赛
师:让我们来比比看,看谁会穿衣服,看谁穿得最快。
4、小结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那样才能成为大家喜欢的好宝宝。
5、延伸活动:观察挂图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我长大了,吃饭不要妈妈喂。
我长大了,走路不用妈妈抱。
我长大了,穿衣不用妈妈帮。
我长大了,睡觉不用妈妈陪。
活动反思
从那以后,我不再帮幼儿穿衣服,而是限制时间让他们自己穿,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的,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爱自己小班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