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精选8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出色的体会能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思考,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精选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精选8篇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1

开学了,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弟子规》,这是我认识的第一本关于孔子的书籍。对于这位新“朋友”,刚开始时我可并不欣赏它。

漫不经心的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开始发怵,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意思。我不情愿的朗诵起来:“弟子规,圣人……咦!这是什么字呢?”我奇怪的自言自语。随手翻开了字典,找到了这个字。我本以为自己已经记住,可读到第二遍时,我又忘记了。“真烦人!”我大声喊起来。妈妈走过来,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把刚才的一切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亲切地说:“这是一本国学书籍,里面讲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妈妈还耐心的讲了讲里面的内容。听了妈妈的话,我又继续读了起来,读到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一段时,我明白了:孝顺父母要从小事做起。我为我自己能够理解这些道理而感到高兴。于是我更加渴望能把它读懂。渐渐地我开始越来越喜欢这位新“朋友”了。

我发现,通过读《弟子规》不仅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它还直接引导了我的行动。有一次在课间游戏中,一不小心我把梁辰语的胳膊给碰伤了,我本想给他道歉,可又觉得这样做太丢人了,不好意思说出来。回到座位上,我心里很不安,仔细想了想,突然《弟子规》里面的一句话在我的脑海中展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一想到这句话,我心里踏实了。我走到梁辰语身边,诚恳地说:“对不起,刚才是我错了,我不应该使劲儿推你,还把你的胳膊弄伤了,请你原谅我。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再玩的时候我会注意的。”

这件事发生以后,我更加喜爱我的好“朋友”《弟子规》了。它是中华传统的美德,更是我道德行为规范的指明灯,我要把它牢牢的记在心里。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2

近期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最后是〈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

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3

弟子规这本书在老师没发下来之前,我认为只是一本普通的书,根本不把它当做是一回事。可发下来没几天,我渐渐地觉得这本书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并且也喜欢上了这本书,经过老师的介绍才知道这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让人学习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

弟子规这本书有着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弟子规讲述了人们:在家,出外,待人,处事上该学习的良好品德。强调:孝心,孝行,从而达到对父母孝敬的目的,对构建和谐家庭起到促进作用。这本书让我们养成一种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弟子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价值观。

而我特别喜欢一段,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短短的24个字,就让我有非常大的感想,而我理解的意义就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要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所谓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这就是我得到的心得。

脾气小一点,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做错了 应该在自己身上找一下过失,要多为别人处地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要微笑面对人生。忧愁,愤怒使人老,微笑可以让人变得轻松而有活力。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最能笑者是健康的,人们通常用笑来随顺,尊重,供养一切大众,令人皆大欢喜。肚量要大一些,做事不计较,心中没烦恼,任劳任怨,尽心行孝。这就是我所得到的启发和体会。

幸好我们有一本博海深文的书,让我们学会这么多做人的道理,使大家进一步和谐!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4

今天看蔡老师的书,里面提到现代人都不喜欢自己照顾孩子有很多人都把孩子交给佣人,可是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的能力一直在下降。还有啊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态度,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要出门,双脚一摊,帮他穿袜子、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啊。这样的孩子,若你一失业,他可能会饿死。

佣人是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还有,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在做父母的时候是很理智的,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个孙子怎么这么的可爱,他宠的不得了。孩子很聪明的,他知道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爸爸怕哼哼,爷爷怕哭,奶奶怕打滚……久而有之这个孩子就会爬到大人的头上,所以隔代教育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啊!最后还有电视电脑,孩子没有分辨的能力,在孩子的世界里不给他的好的他就自然会学坏的,现在很多孩子的言语非常的桀骜不驯而且粗鲁,这个啊都可能是跟电脑电视学的。

在大方广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做“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出来,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好,所以我们的了,孩子的教育还是要靠自己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的。现在人的都会说: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大家都会觉的,两个人不一起赚钱会饿死,你看我们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在外面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七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

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两个人赚,又怕饿死。我听到一个老师讲的实例,有一个妈妈想给孩子一个大的房子就不停的工作赚钱,好,大房子有了妈妈又想给孩子赚车,仍不停的工作赚钱,好,车有了妈妈又嫌弃不是世界名牌的车,还在不停的赚钱,好,世界名牌的车有了。她终于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那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任意妄为、肆意挥霍的的孩子,试问:你赚的很辛苦啊,那孩子花的很痛快,你在赚,他在漏。到最后孩子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更甚者作奸犯科,那时候我们做妈妈的就一辈子担心,这个很危险啊!

看了这章内容我的感触颇多啊,第一:我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啊,有勤俭,以后要勤俭持家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从小扎根勤俭的态度,让孩子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有布施少啊,以后要多布施啊!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守的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5

我通过了国学经典弟子规知道了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以后要尊敬老人,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哥哥的话。(许哿嘉的话)

10月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哿嘉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说哿嘉放学时打奶奶,啊!怎么会这样!原来奶奶去接哿嘉放学,他正和同学玩得高兴,不想跟奶奶走,奶奶去拉他时,哿嘉一反手打到奶奶脸上。李老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奶奶是老人,又是长辈,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家长要怎样来教育他呢?特别是学校正在进行21天培养好习惯的训练,而且也在学习国学经典。"百善孝为先"怎样让哿嘉明白懂得这个道理呢?

回到家里,我和哿嘉爸爸商量吧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一段时间,我们做给他看,让他懂得什么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去把奶奶接到家里来,首先我们向奶奶道歉,是我们没有教育好孩子,对不起奶奶,让哿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应该。

在奶奶住在我们家的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向奶奶问好,下班回家,进门先去奶奶房间问好,吃饭时,哿嘉先给奶奶添饭夹菜,等奶奶吃了第一口后我们大家才开始吃饭。晚上我们一起读"弟子规",学习里面的内容。因为心里想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做榜样,我们家长特别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深深体会到这古人传下的《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谛,不仅对于教育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知晓呢?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对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这样子在我们晚辈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现在因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反而忽视了这些,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家长警觉,老祖宗的东西一定不能丢,不能忘。

哿嘉在我们的带领下早就知道了打奶奶是非常不对,非常不应该的事。现在不管走到哪里,他首先会想到奶奶,出门牵着奶奶的手,有好吃的先送给奶奶,笑容又重新回到奶奶脸上。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6

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

有一位妈妈对待儿子可以说是特别的“关爱”,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倒好一杯凉水给孩子喝。恰好有一天妈妈加班回来晚了,妈妈也倒了一杯水给他,孩子一喝骂道:“那么热,想烫死我啊!”。说完,就把热水泼在妈妈的脸上。

造成这种悲哀的人是谁呢?是我们的孩子吗?不是,而是我们的家长,是我们的家长太宠爱、太娇惯孩子了。

可见,家长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后果很严重。中华文化对于子女教育方面有很多好经验,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二、学习《弟子规》,能使人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

这次学习我被分配在和敬组,我们这一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头上还贴着止血贴,在第一天的小组分享时,老妈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特殊状况:他们一家五口来到这里,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已经退休,几年前因肺癌做了手术。老伴是个地质学院院士,七十多岁了还在上班,连走路都要扶着手杖。他们在xxx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带头上山下乡,便放下五个月大的女儿让别人喂养。

有一次,女儿不幸高烧不退,造成弱智。之后将她送到弱智学校就读,因而也能认字。弱智女儿结婚后又剖腹生下个女儿,女婿好吃懒做,便离婚了。如今的.孙女上五年级,成绩很好,就是很懒惰、很不孝顺。

从小家人就对它百般宠爱,就像是弥补以前对她母亲的过失。

前些天,奶奶洗脚,她在房间里写作业,奶奶就叫她帮忙把洗脚水倒了,说了几遍她也不肯,奶奶就动手打了她,她连忙拿起不锈钢的撑衣架,用力砸在奶奶头上,顿时鲜血迸流,拨打120送进医院,缝了几针……老妈妈说,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拯救她那不孝顺的孙女,将来能孝顺她的妈妈。说完,老妈妈眼里闪着泪花,我们这一组的成员也泪水涟涟,真是悲哀呀!

当天下午,我们小组就派人和小姑娘聊天,以求拉近与姑娘的距离,同时还让她要认真听专家的讲座。

第二天,我们就发觉她在认真地做笔记,晚修课时,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久病床前有孝子》,记述王希海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照顾植物人父亲20多年的感人故事和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导演和老妈妈》。讲述到翟俊杰带着妈妈拍戏的故事时,小女孩好像心灵上有所触动。

第三天早上吃饭时,我们意外地发现,小女孩跟妈妈坐在了一起,我们也当做没看见。晚上有15分钟的时间分享,我们的指导老师陈明阳老师从登记册中了解到她这几天生日,便选择同是这个月生日的另外两位老师和她一起过生日,讲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还说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等话语,让其余两位老师说说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小事,以此让小姑娘受到感染。

之后,让她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为她祝福,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我们发觉小女孩会心地笑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妈妈、老伯伯都开心地笑了,眼眶里还闪着泪花。

第四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小女孩带着奶奶、妈妈一起来上早读,吃完饭还主动帮奶奶、妈妈用纸巾擦盘子,前几天她自己的盘子都是义工老师帮她擦的。

小姑娘感悟了、开窍了,她懂得了“首孝弟”,就是说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学习《弟子规》,使得小女孩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了小女孩的“仁爱”、“慈悲”之心。

三、学习、践行《弟子规》,教育工作者责任任重而道远。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时候,要想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任务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修养,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大家都能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把爱传递,为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我们人生会更幸福。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7

我看了《弟子规》里面的“护生爱物篇”里面有一句话叫:“放生不杀生,爱护小生命。生态保平衡,美化好环境。”给我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的爷爷家做客,正在外边玩的时候,我忽然看见有个爷爷在拉网,我跑过去问爷爷:“这是什么啊?”那个爷爷得意地说:“不懂了吧,这是粘网,是专门粘小鸟用的,一天能逮十多只呢!”这时,我看见粘网上已经有三只小鸟了,他们在痛苦的挣扎着,却一动也不能动。

那几只小鸟好像在无助的看着我,乞求我的帮助,我真想立刻就把它们放了,可这事还得经过爷爷的同意,我忽然想起了《弟子规》所讲的“爱护生物篇”,便委婉的对爷爷说:“爷爷,您知道弟子规这本书吗?里面都是你们这些老一辈对我们的教育和忠告,里面有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有培养我们小学生优良品质的,还有一篇讲:‘人若爱惜生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呢。’你看,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善事吧!”

爷爷听完以后,半天没有吱声,他不情愿的把小鸟一个一个的从网上摘了下来,放飞了。做完这些事后,他说:“我还有事,我先走了。”说完,他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过了几天,听爷爷说,他的粘网已经被车=撤走了,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同学们,那个爷爷有实际行动改正了他的过错,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们是不是也有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呢?让我们共同从自己做起,做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小卫士吧!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篇8

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圣贤书,我领悟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这本书是圣人李毓秀所写。本书一章虽只有短短八句话—二十四个字,却蕴藏着无尚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总叙中的一段:首孝悌,次谨信。它告诉我,做人应该做到孝敬父母、敬重师长;其次要做到诚信待人。这句话简单易懂,但又有少人真正的领悟,实践呢?

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对母女在争执着什么,女儿看上去不以为然的样子。当路过她们身边时,我听到了她们争执的内容,女儿说:“哼,你不配当妈妈,连一部好的手机都不给我买,你知道别人用什么吗?用苹果(手机)!而我用小灵通……”很明显是为了换一部新手机才跟母亲吵架的。看到此情景我很是心寒,因为这位姐姐并没有按照古人所说的“首孝悌”去做,作为炎黄子孙,竟然做出如此不孝之举,怎能不感到耻辱?此刻,我想对那位姐姐说:父母辛辛苦苦地将你养大,并默默地付出,可你却对母亲这么大言不惭。若你还能问心无愧,不知羞耻,那只会让你身边的人感到可悲,可笑!当读到“次谨信”时,我也回忆起曾在幼儿园发生的事。

当时,我忘记带铅笔了,就向同桌借了一支,说是第二天还给她。第二天,一来到幼儿园就开始翻书包,想赶紧把笔还给她,可是找了半天,连个影子都没出现。那时,我突然想到昨天放学回家时似乎把她的笔弄掉了!我心头一紧,看到这空荡荡的书包里,一支笔都没有。但我却暗自庆幸她记性不好,因为一般这些小事她都记不清。她来到班级了,我假装在若无其事地看书,她果然忘了那件事。那几年,这件事像一块大石头压着我喘不过气,原来这就是说谎后的滋味。从那件事发生后,我就下决心,以诚待人,不可以再对他人说谎;而在那以后,我做到了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他人,真的快活多了。

?弟子规》是我无声的老师,它教会了我如何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遵循《弟子规》之训,伴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会将它教导我的一字一句都刻骨铭心,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时时刻刻警惕着自己。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精选8篇相关文章:

弟子规作文6篇

《弟子规》教案5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5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模板7篇

弟子规读后感500字6篇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6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通用6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优秀7篇

《弟子规》的读后感优质7篇

银行信工作总结精选8篇

弟子规《信》心得体会精选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