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不断加深对自己的情感和内心的认知,提升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吾爱文书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研学游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1
人生中就应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是何方,只管往前走,终有一个归处会在前方等待着我们。在我看来,旅途的意义不在于那些纪念品、那一两张炫耀似的朋友圈,更不在于终点,而是要让我们的心灵也踏上征途,在旅途中感受我们的成长。
将时光的琴弦拨回几日之前,我来到了七星湖营地进行研学旅行。在这里,我真的学会了很多很多。
每每到晨光还未降临之时,便会有一阵浑厚而有力的号角声把我们惊醒。醒来之后,没有一个人抱怨,全部迅速换好军装,整齐划一地向楼下集合,跟随教官开启今日的晨跑。清晨,几缕微光透过云层照向正在晨跑的少年们,即使有人跑得喘着粗气,也不听任何人有着抱怨之声,只有整齐划一的口号响彻云霄。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军人比他们还辛苦,我们的岁月静好皆是军人们经过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
饭前的餐前训亦是这次旅行的一道亮点。在这里,每次吃饭前都要大声背诵餐前训:盘中餐饭,皆自辛苦,不餐则饥,不学则愚……在这里,没有吃饭的嘈杂声,没有谁为了喜欢吃的菜而霸占整道菜,只有人们的互相谦让,公平分配。
最后的一堂课更是令我受益匪浅。教官拿来了两条长绳,让我们在绳子边缘围成一个圈坐下,手持绳子,不停地逆时针画圆。随着音乐声的加快,我们也铆足了劲,全力以赴地画着圆。可不怎的,手中的绳子突然向反方向移去,不得已,我们也只能放下绳子。教官看着一脸茫然的我们,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们之中一定有人全力以赴的按我安排的去做,可同样,亦有人没有按我说的去做,他们只随意摇摆,这就使得那些认真做的人不得不改变方向,就这样全乱套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就有人作乱,那么以后呢?你们始终要铭记,你们,是一个整体,只有团结的力量才是的,我们应该为这个团体去贡献一份力量,而不是捣乱,让整个团体的成功功亏一篑!”烈日的阳光照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的眼中都多了一缕光,教官这一番话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这一趟七星湖沿线旅行我受益匪浅。晨跑告诉我,我们现在的安宁生活是军人们用多少个不眠之夜换来的;餐前训告诉我,我们应该珍惜粮食,公平分配食物;教官告诉我,我们是一个整体,要永远地团结友爱!
这一趟旅行的终点逐渐显现在眼前,但终点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的开始,经过这一研学旅行,我们都成长了!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2
早闻朱家角的名声,知是千年古镇,我们研学第二日便慕名前往,一睹其真容。
也曾去过些古镇:周庄,同里等,古镇的格局,无非是青天碧水,古树围岸,杨柳垂绦,几叶渔舟飘荡,几声渔舟唱晚。小桥流水,白墙黑瓦,即是江南水乡之特色。看得多了,却觉得千篇一律,无甚新鲜感了。
思虑着,踏入朱家角古镇。远望之,确是一排排白墙黑瓦,典雅的房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绿水萦绕,一条溪流隔开两岸的商铺,水文化与古文化在此交汇。一棵棵粗壮的古树,佝偻着腰背,守护在溪流两岸,洒下一片绿荫。舟子驾着木筏缓缓而过,微荡涟漪。也许是我薄幸,只闻水声潺潺,未有渔歌互答。碧水,绿树,古屋,如此看来,倒是有江南水乡的风味。
于是沿石板路缓缓而行,左顾右盼,恐不得尽览这水乡的文化。屋檐不高,踮起脚便能够着,砖瓦的罅隙中,积淀着千年的底蕴。古色的外形弥漫着古香,古香浸透了古色,若不看檐下内容,着实不失典雅。檐下尽是卖冷饮的,卖小玩意、小饰品的,总觉得与古镇有些格格不入,古镇与现代在此初次相会。昨日一阵大雨,今日石板路上水洼仍在。看那溪流,碧绿澄澈,映着两岸风物,映的是历史遗物,还是现代商铺?两者不可分割似的,在湖中依偎,清风拂来,波光粼粼,倒影短暂的破碎,又迅速的复原。走近了看那些古树,盘虬卧龙,枝桠缠绕,吃力地延伸出去,像一个老人,历经沧桑,岁月划去它身上一层层的老皮,树干甚至出现了青色。它们静默着,与小商铺对立。
走过时宽时窄的石板街道,我们来到了上海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放生桥。此桥相传为慈门寺性潮和尚募金所建,每逢农历初一,当地僧人都要在桥顶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活鱼投入河中放生,遂名之曰放生桥。放生桥长如带,形如虹,故有诗赞曰:“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台阶很薄,走起来如履平地。桥下,淀浦河无声流淌,河中的鱼儿,不知可有近来放生的?倚桥边,任湖风吹去夏日的烦躁,撩起衣角,风与水流,此刻独与相伴。河上之轻舟,拨开一圈圈圆晕,惹得鱼儿四散而逃,“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久久不愿离去。走下桥,穿梭于巷中,却见满巷尽是芡实糕,阿婆粽,有的'打着老字号的牌匾,门可罗雀;有的放着电视里的报道,倒也有些人来;有的干脆连名号都不打,若不叫卖,实难有人光顾。想起别处似乎也有这等“特产”,于是与朋友去问导游,导游跟我们说:“现在各地的特产都在外流,其他地方看见这里的特产也就不奇怪了。”
我再一次审视着这些小店:卖糕的,卖脯的,卖酒酿的,有多少是真正的特产呢?我想,恐怕大部分都是借着“古镇”、“老字号”的噱头,卖着所谓的“特产”,致使真正的特产在林立的商铺中隐没。商铺中不乏有饰品店、奶茶店等有着浓厚现代气息的,它们藏在古朴的建筑之下,渐渐地占领了古文化,古镇与现代在此再度相会。麦当劳、星巴克,竟干脆脱去了这层伪装的外衣,不再寄身于古屋之下,显得那么刺眼,不免令人唏嘘。
虽然,现代化、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古镇浓厚的古文化,岂容侵蚀?如今,古今交汇,当以何立?若皆是此等商铺,古镇的特色又在何处?
如今古镇,当于古典中孕育新生,而新生,也必须浸透在古典之中。
我期待着一个真正的古镇。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3
xx月15日至18日,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校园中,我们读书,丰富了阅历。在研学中,我们行路,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意志。我认为这是一次经验的积累,更是人生这本乐谱上雀跃的音符。
15日早晨,研学的大巴缓缓驶向了清远英德,此地享有“中国红茶、绿茶之乡”之美誉,这令我迫不及待想一头钻进茶的世界。怀揣着期待而忐忑的心,我们开启了一段异乡之旅。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正是《神农百草经》。回溯历史,早在千百年前,中国的茶香便飘向了世界。茶,就此成为中国的一项特色。而本次研学,我们正是要深入了解这个中国特色。
研学必不可缺的毅行总是如期进行。气候宜人,我们漫步于茶园,一片青绿映入眼帘,一股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无法拒绝。偶然有飞鸟路过,它们鸣叫着盘旋,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沿途风景迷人,大家沉浸于自然的美,不知何时已忘却了疲倦。山间懒懒的`风,送来了不远处的茶香,定睛一看,原来是到了终点!一杯热茶下肚,因奔波一天而风尘仆仆的我们被洗去倦意,余下的只有喉头的甘甜与胃里的温暖。
这段旅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洞天仙境”,目睹此景,我只想到“名副其实”一词。清澈见底的水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船上人们欣喜的模样,而桥上的我们缓缓前行,生怕脚步一重便会打破这一片幽静。清晰的水流声在我耳边响起,水流仿佛是在我心尖淌过,水滴落下的空灵回音轻叩我的心弦,飞流直下的瀑布水雾四散,一束光在这水雾中有了形状,照亮了一旁的观音。我的视线跟随着光,看见石上观音身边守着童子,他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聆听着由古至今人们虔诚的祈愿。沙沙的风声也许就是那仙人的回应。我想,陶渊明所见的桃花源也正是这般模样吧。这是能令人真正静下心来聆听万物的地方,如此仙境,实是大自然的馈赠。
在我看来,研学活动,是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时间。品着茶,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风情;望着景,享受这来之不易的静谧;散着步,享受此刻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重整自身的好机会。人生自始至终都是一件在加工的作品,世界山河之广,趁青春年少,我们应当迈开步子,去品味世间不同的美好!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生活又不止诗和远方,还有田野和家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课堂在路上,为了开拓我们的学习视野,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初二年级到了韶山、长沙等地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
我们第一站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韶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韶山是一个出伟人的地方;韶山是一个人人都景仰的地方。一代伟人毛泽东生于斯,长于斯。在韶山,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观看了众多文物,收获甚多。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毛泽东铜像广场,全体师生伫立于毛主席铜像前,久久地凝望着气宇非凡的毛主席,他仿佛微笑起来,一种追怀和敬慕油然而生。
下午我们又去到了靖港古镇,用主持人汪涵的话来说,靖港古镇固执地在邻居都市的地方保持了自己的时间感。没有外界的干扰,即便有来往旅客,古镇也保持着接近完美的模样。“湘江河里的风蓬,洞庭湖里的网,靖港的小吃有得讲”。这是长沙一带称赞靖港古镇的民谣。说的就是特色小吃——臭豆腐,香干......
傍晚时分,我们又去到了千龙湖度假村,在去千龙湖的路上,畅通无阻,一路上都是水泥路,沿途可以看很多乡村美景。千龙湖的环境也很好,湖面非常清澈,小桥流水,湖心亭醉。晚上,一位教官给我们开展了一场激情四溢的演讲,讲述的是关于感恩的故事,周围的同学都被感动得眼泪直流。我也明白了,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那么多,我们又怎么能因为放不下面子而不感恩?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更爱爸爸妈妈,做他们为之骄傲的女儿。
夜晚,丰富多彩的篝火晚会在漫天星空之下开始了。那天晚上我们所有同学和老师都汇聚在体育馆外,正中间有一个火炉,燃烧着火焰,好像在给我们的晚会助兴。晚会的开场舞由我们的康校长出演,点燃全场。每一个节目,我们都跟着节奏一起打拍子,低声的合唱,然后大声的叫好,气氛真是嗨翻天了。
篝火晚会后,我们来到住宿的地方,很好看,是一幢小房子,我们住在水云轩,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周围的环境也是格外诗意。
第二天下午我们去到了雷锋纪念馆,看了许多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叔叔做好事,为人民服务,绝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冲动,而是始终如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研学旅行到这里便也结束了,非常的丰富多彩,为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丝丝活力。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5
今天学校组织了去中国地质大学参观的活动,对于此次活动有许多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收获。
首先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攀岩馆,中国地质大学以攀岩为主。他们的“七加二”计划是十分著名的,所谓“七加二”即攀登七大洲的各自高峰以及北极点和南极点。在这段过程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然而中国地质大学的攀登热爱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地完成了这个目标。后来,当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四人之一,也是唯一的女性攀登者——陈晨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攀登故事。
她先给我们简单讲解了一下攀登的工具与基本方式,也给我们分享了她攀登至7990米时与氧气瓶的小故事,即使她现在平静地讲出这个小故事,但是当时那种背部冒冷汗,猛然地在夜中惊醒救助与同伴,那种生死一线的.感觉真的很难以想象。此外,她还表示她并不是女英雄的代表,而是整个攀登团队的代表。她说在她攀登上峰顶时,那是因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在支持着她。最后她还教育我们的人生也是在攀登,是的啊,在这人生途中,就像在攀登,我们的背后总有人在支持着我们,我们有时会幸运的被机会选中,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走出路来。
后来我们参观了逸夫博物馆。很喜欢馆长的解说,既让我们领悟了知识,又十分的有趣。将地理与历史事件,文化习俗结合在了一起,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讲解主要是地球的诞生与发展。当我们进入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个一百平方米的幕墙,看起来平淡无奇,只是一堵白墙罢了,但是馆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幕墙描绘的是中生代“龙”的足迹,旁边的文字也对“龙”进行了解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幕墙,感受到了其壮观。于是我们开始了正式的参观。首先就是介绍了我们的地球,然后讲到地球的发展史,首先便是困扰科学家们许久的未解之谜——生命大爆发,并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澄江生物群。后来随时间推移又分别介绍了植物登陆,脊椎动物登陆以及恐龙时代。最后还介绍了博物馆的一个保存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
对于这次的参观真的受益匪浅,很感谢地大的知识提供与精神传播。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6
来到曲阜,第一个景点便是高高的万仞宫墙,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焦急等待着大开城门,终于,早晨八点整?祭孔大典?开始了。一队队人马整齐的出场了,有的敲锣,有的在打鼓,还有的在吹喇叭,大家瞬间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了。紧接着,迎面走来一队儒装少女,她们伴着古韵雅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不知不觉间,表演就结束了。
手捧一卷论语,伴着微微凉风,身穿精致的汉服,以万仞宫墙为背景,体验儒学的风采。
接着,我们来到了孔庙。
孔庙有很多,但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等级最高的还是要数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庙的牌匾大多由篆体雕刻。走进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石门究竟有什么来历呢?我在心中暗想。这时,导游向我们解释说: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罄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孔庙的柏树有上千棵,期中树龄最大的约两千岁,我们五个同学才勉强把他围抱起来。
孔庙的主体建筑是大成殿,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的十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面雕刻着两条巨龙,飞腾于彩云之中,雕刻玲珑剔透,刀法刚劲有力,在故宫里都很少见到。
游览完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孔府,这是孔家子孙后代居住的地方,孔府有大堂、楼房。孔家自古代以来以诗礼传家,所以当然少不了学堂。孔府的后花园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多小锦鲤,它们在池塘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所以孔子给他的儿子取名孔鲤。
最后,我们去参观了孔林。孔林右侧有七十二棵柏树,象征孔子七十二位贤徒。孔林是孔家人世世代代的墓地,讲究五孔不入。一孔,孔家出嫁的女儿;二孔,孔家的男孩子嫁到自己的妻子家里;三孔,小小年纪便夭折的孩子;四孔,收到国家法律刑罚的孔家人;五孔,出家的孔家人。后来又增加了一孔,也就是六孔,孔家夫人带过来的孩子。五孔不入从此变成了六孔不入。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7
20xx年1月16日,在镇教研室的组织下,全镇语文教师到梁夫中心小学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进行限时作业设计”,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有幸听了梁夫中心小学宁艾青老师执教的《长征》一课,听后老师们聚在一起进行了认真地研讨,学校派教研组长都认真的发了言,通过这次教研活动,真的让我感受颇多,收益匪浅,觉得这次活动确实很好,对我们很有感帮助和启发。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一些心得。
一、教师讲课的优点主要有: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确实在备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然不会取得如此精彩的课堂效果。
2、教学过程精致
从老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在读课文中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通过读和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读通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二、通过听课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师一定要注意三环节教学的设计
三环节教学是我县推行的教学教学改革,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他推动老师们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限时性作业的设计,下面我主要谈一谈在设计限时性作业方面的看法。
限时性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如何设计限时性作业:
一、完善设计。限时性作业既要以基础性为主,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要适当进行拓展,要设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性作业内容每次不应少于20%。
语文限时作业以字词句的训练为重点,可安排些看拼音写字词、组词、听写、造句、连线等。中高年级可安排些以理解感悟为主的'内容。如学习体会、小练笔等。
二、规范作业时间。每节课10分钟左右,一般安排于课的最后环节。
1.教研活动不在乎形式多样,主要在于是否有效。传统的听课和评课,如果组长多动点脑筋,调动组员的积极参与性,那一定会很有成效的。集体备课也一样,要翻新,不落俗套。
2.应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着手,让老师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而不是几个老师发言,完成任务。同伴交流,团结互助很重要,这就要求教研组长能根据自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校本教研内容,引发老师的思考,解决本校的实际问题。
3.校本教研的主题选择不能依靠教研组长一个人,而要充分发挥草根的力量,根据实际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来确定比较合适的研究小课题,并且讨论制订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案,在实施中不断小结、跟进、再尝试,再研究,让真实的小课题不断地滚动,逐渐接近要研究的比较大的疑难问题。
4.作为校本教研我们确实应该着眼小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现小问题、解决小问题的途径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总结
校本教研开展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从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校本教研开展得好的教研组其教学能力整体很强,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即使是刚毕业的新老师也能显示出较好的综合实力。而且,活动中教师们能畅所欲言,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篇8
放学之后,我和林粒纯一同出校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满满的抱怨:“我们区教育局搞什么鬼,我们学校也是,研学旅行干嘛不让其他班去嘛?”
林粒纯丢给我一个大大的白眼,我很明显扫了她的兴:“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是我校的状元班,研学旅行又是初三才有的,当然是我们班去了。”
所谓的“研学旅行”,是我们学校采取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们一边体会到旅游的乐趣,一边学习更多知识,开阔视野。可是考虑到经费问题,校长大人就把这个特权毫不犹豫的分给了初三级的状元班。
研学旅行的事情今天早晨在校级会议上宣布下来,全校都在尖叫着。其他班级纷纷向我们投来鄙视和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也对,他们被关在教室里学习,我们要去外地边旅游边学习,谁不想揍死我们?
我们班的人更是如疯兔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
不过学校只提供研学旅行过程中所需的车费、住宿费,其他吃饭买东西什么的,都是由我们自己付钱。
为此,黄主任严肃的呵斥了我们的兴奋感:“你们每去到一个省,都有当地著名的专家给你们进行中考讲座,你们给我带好学习资料和笔记本了,不要以为是给你们玩的!”不少人在主任离去的背影,做了一个大大的鄙视手势。
我忍俊不禁,我也是蛮期待的。
我们班因为是全级唯一的状元班,人数不多,才刚刚三十六人。与我们随行的人倒是不少,有我们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还有摄像组、校医队的一堆人。听说去研学旅行一路上都有摄像头在拍着,我们就更加紧张了,因为这是要做成我们学校的宣传视频的。
行程表一发下来,我们就大吃一惊——谁也想不到会去这么多地方!第一站是广东省,第二站是云南省,然后是四川……天啊,最后一站竟然是内蒙古,那会不会有高原效应呢?我有些担心了,看来我们还是要自己带些药品在身边才行!
回到家,我第一时间想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可是他们都出差了,没有回家。于是我电话通知了一下,便兴奋的去收拾行李了。
去整整一个多月,我望着衣柜就发晕,这要带多少衣服啊?考虑到各地的气温不相同,于是我既带了棉衣、也带了短袖。鞋子,我只拿了一双拖鞋、两双运动鞋还有一双雨靴。光是带衣服就塞了满满的一个行李箱啊!等我把生活用品、医药、学习资料等东西全部塞进登山包时,发现自己已经满头大汗。
这时妈妈给我发了短信,告诉我给我的信用卡里打了两千块钱。我目瞪口呆了好一会儿,发现她早就挂了电话,根本不给我拒绝的时间。我想说,出手还真是大方,可是我怎么可能一个多月花两千块钱呢?
我看了一下钱包,钱包里面还有平时舍不得用的四百块钱,心中突然充满了期待。把手机和平板电脑放进背包的暗格,我忽然兴奋无比。
研学旅行,差不多要环游了中国了吧?
研学游的心得体会8篇相关文章:
★ 警钟心得体会8篇